從總目標看“法治中國”的鮮明特色
特別策劃
作者:胡鞍鋼
【摘要】黨中央首次係統提出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總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製度基礎和法治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理論基礎和框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基本道路和基本途徑。
【關鍵詞】法治中國 法治體係 法治理論 法治道路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報告與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有關內容的關係,就是中國總道路與具體道路的關係,中國製度體係與法治體係的關係,中國理論體係與法治理論的關係,中國總目標與法治目標的關係。誠如全會《決定》所言,實現總目標,“必須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中國不僅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還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
中國現代化總目標與法治目標
什麼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決定了社會主義法治目標就是兩句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決定》的主題,起到了全麵建設法治中國的綱舉目張作用。我們如何深入理解這一總目標?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五位一體”總目標決定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其次,2020年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又決定了2020年實現全麵推進依法治國階段性目標;反過來,後者要對前者,如 “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起到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
中國製度體係與法治體係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體係決定了社會主義法治體係的製度基礎。《決定》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這包括“五大體係”:完備的法律規範體係;高效的法治實施體係;嚴密的法治監督體係;有力的法治保障體係;完善的黨內法規體係。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製度基礎和法治體係。中國需要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不同的法治體係,但不會照搬、複製他國的法治體係或法治模式。例如“五大體係”中的“黨內法規體係”,中國是唯一的,因為中國不僅需要依憲法、法律、法規“治國”,還需要依黨章、黨規、黨紀“治黨”。特別是治國要先治黨,黨規黨紀還要嚴於國家法律,對黨員的違紀處理還要嚴於對公民的違法處理。因此,將黨內法規體係納入到社會主義法治體係是中國一大特色。
中國理論體係與法治理論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決定了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框架。《決定》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回答和解決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的問題,提出了“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紮根於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現實的法治理論,其反映的是中國政治製度、經濟製度和社會製度等法律製度和價值追求的法治理論。這一法治理論是由上至下,由宏觀到微觀,由全局到具體的係統過程。這其中“法治中國”是核心,也是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的基本途徑。
中國總道路與法治道路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決定了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根本方向。《決定》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總目標,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基本道路和基本途徑。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最大的創新是什麼?我認為,這是在新中國成立65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與探索之後,黨中央首次係統提出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總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製度基礎和法治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理論基礎和框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是實現法治中國的基本道路和基本途徑。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參考文獻】
①《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4年10月29日。
責編/劉建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