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外包發展的動因
外包行為的發展可以說是和經濟全球化、產品技術複雜化及專業化、競爭激烈化、交通發達及信息發達這五項因素有密切關係的。
1、經濟全球化
現代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從競爭市場上看,是由以前的賣方市場轉變為現代的買方市場,所以競爭地域轉變為全球,競爭策略從成本優勢轉變為創新優勢。從產品市場上看,是由以前的短缺經濟轉變為過剩經濟,所以生產特性從標準化轉變為個性化,這些變化引起了企業經營理念和競爭策略發生轉變,也導致企業運作模式需要不斷進行變革。
為了適應全球化競爭的需要,企業必須充分利用和整合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既要關注企業內部所有職能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關係,考慮企業內部資源的重新組合,又要強調構建相關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聯盟。因此供應鏈管理便應運而生,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供應鏈上整體價值的最大化。單靠一個企業進行資源效用最大化配置已經難以保障其競競爭力,供應鏈管理這新的管理理念與運作模式的產生,即將非核心的業務進行外包,注重相關企業之間的橫向合作,特別與相關行業內傑出的關鍵成員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聯盟關係。
2、產品技術複雜化及專業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深刻認識到一個企業是不可能獨立於社會的其他企業而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現代產品技術越來越複雜,而企業需要完成的環節很多,包括了設計、采購、生產、銷售以及服務等,企業再強大,也不可能在現在社會分工高度化的情況下獨立發展,如果是這樣的話,企業注定會走向失敗。
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外包,把自身不擅長的經營上的某一環節的生產或者是服務以合同或者是契約的形式給更專業化、更知識化、更係統化的外包企業去完成。而且隻有這樣,建立企業與外包企業的戰略聯盟,通力合作,互利互助,才能實現市場雙贏的局麵,獲得長期的利潤值和市場競爭優勢。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可以利用的資源很多,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使得企業全球化發展成為企業經營策略的重要一個環節。經濟全球化越高,企業的外包程度就越大。這是為了企業能更好地適應全球經濟化發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國際其他企業的核心技術和優勢資源,從而實現企業在全球範圍內追求更高的利潤增值點,達到更大限度發展屬於企業的核心環節。這些就要求我們有必要深刻地解析和掌握外包這一重要的經濟事物。
3、競爭性
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全球產業經濟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技術進步和快速創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市場的快速變化使得經濟關係日漸複雜,企業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傳統的“縱向一體化”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技術更新快、投資成本低、競爭全球化的製造環境。企業更加注重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4、交通發達及運輸費用的降低
這也使得外包業務更便利,同時外包成本大幅降低,大大促進外包業務的發展。
5、通信便利
近20多年來,隨著電信及網絡的進步和發展,企業信息化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都為企業業務外包戰略的推廣和運用提供了機遇,使得許多以前不能轉移的服務環節也能被交易,為業務外包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使得業務外包模式在這一變化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
五、服務外包
研究表示,目前全球的外包市場比中國國內的外包市場更完善,外包服務企業占據社會的其他企業的比重更高。其中以發展迅猛的IT業為例,其外包服務就占了全球外包市場份額的54%,而其他的業務外包流程就占了46%。而且每年都會按照30%~40%的速度增長,預計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的規模可以達到12056億美元。
1、國內服務外包
相對全球的外包市場,中國國內外包市場規模相對比較落後,就如在2006年的有關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服務外包隻有104億美元,但是以信息業為龍頭的行業,也隻不過是占59%,而其他的業務流程外包服務業就占剩下的41%了。這樣與成熟的外國服務外包對比,中國國內的企業外包發展的空間非常大,可以說將會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主導地位。根據相關報道,在2008年第一至第二季度,我國的外包服務合同的簽約率在以121.2%的速度增長,達到了曆史的高峰,共簽約了7834份,金額達18.5億美金之多,合同金額同比增長了249.9%。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服務外包發展主要是以外商投資企業為主,依然以信息技術行業為主導地位,其中在2009年初我國從事外包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就有33萬,取得各類相應的國際資質認證的服務型企業就有489家。因此,我國必須看清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趨勢,把握住重點,力爭在一些發達地區先形成產品配套程度高的產業鏈集群,完成為服務外包所要具備的優秀硬件的設施條件,為中國更好地與外國、全球的服務外包水平交流學習,打好紮實的基礎,從而使全民生產總值有一個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