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如何預防
脂肪肝尚無特效藥可治,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種藥物可以將堆積在肝細胞的脂肪去除掉。如果發現自己就是脂肪肝患者,也不必驚慌失措,脂肪肝患者最重要的是找出致病的原因再加以改善。脂肪肝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患者不可不提高警惕,因一旦患了脂肪肝,表示自己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已經出現問題。預防勝於治療,不想成為脂肪肝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均衡,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的食物,同時,要進行適量的運動和休閑活動。
(1)預防脂肪肝意義重大: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脂肪肝等現代文明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因此“病從口入”又有了新的含義,即因膳食失衡、過度飲食、營養過剩會導致一係列營養代謝障礙性疾病。“有祿就應吃,有吃就是福”的觀念至今仍根深蒂固,這也導致許多富裕起來的人們形成了錯誤的飲食習慣,飲食過量,肉食過量,喜歡吃煎炸、高脂等高熱量食物,蔬菜水果攝取量少。由於不良飲食習慣而造成的肥胖症、糖尿病、痛風以及因肥胖而伴發的脂肪肝、冠心病、原發性高血壓、高血脂、動脈血管硬化、腦卒中、猝死等對人的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據調查,膳食失衡、飲食不節引起的疾病已經成為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如今對“病從口入”的理解已經不能僅僅局限於食品的清潔衛生,而是必須包括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糾正錯誤的飲食觀念,提倡合理均衡的膳食。
(2)嚴格控製飲食:飲食是供給人體營養的物質基礎,是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完成各種生理功能,保證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合理的飲食對於防治肝髒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有相當一部分人還不了解或不甚了解如何樹立科學的食物消費觀念,並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合理調整飲食結構,以至一些與飲食有關的疾病,如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原發性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病等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些“吃”出來的病,正在悄悄而又嚴重地危害著我國居民的健康。1997年,中國營養學會向社會推薦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其中的8條原則,正是指導人們從飲食上預防脂肪肝的重要措施:①食物多樣,穀類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③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④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⑤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⑥吃清淡少鹽的膳食;⑦如飲酒應限量;⑧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除了遵循以上8條原則外,飲食預防脂肪肝尚須做到三餐合理、饑飽適當。切忌暴飲暴食、嗜食、偏食、挑食,並且要做到少吃零食。
(3)重視運動鍛煉:一些脂肪肝患者生性喜靜、貪睡少動,平時缺少一定量的運動鍛煉。運動可使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如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並能使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運動能提高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加速脂質的運轉、分解和排泄。運動和體力活動可以使熱能的消耗大大增加,有利於預防脂肪肝、肥胖症、高脂血症。運動就其作用來說,幾乎可以代替任何藥物,但世界上的一切藥物卻不能代替運動的作用。運動能促進神經、內分泌係統對新陳代謝的調節,促使脂肪的分解,以補充肌肉運動中消耗的熱能。肌肉運動時,對血液中的遊離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率增高,促使脂肪細胞釋放出大量遊離脂肪酸,使脂肪細胞內的含脂量減少而縮小“變瘦”。同時也使多餘的糖被消耗,而不轉化為脂肪,因而減少了脂肪的形成。因此,適度且具一定量的運動鍛煉,可有助於防治脂肪肝、肥胖症、高脂血症。
(4)控製體重:單純性脂肪肝多由肥胖症、高脂血症引起或並發,在脂肪肝患者中占約50%以上。當今,人群中出現的肥胖問題已日趨明顯和嚴重,世界衛生組織肥胖問題工作組的專家警告說,人們變得越來越胖這一世界性趨勢可能成為人類的一種災難。人的體重增加,除生理因素外,主要是由於機體內生理功能和生化功能的改變而導致脂肪組織蓄積過多的狀態,有時組織中水分瀦留或肌肉發達等也可使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