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保持大便通暢。排便用力過猛是中老年人發生中風的重要誘因。一些長期患有高血壓的患者,由於高血壓會使人腦實質深部細小動脈的血管壁內膜損壞,排便時腹壓增加,從而使血壓升高,往往在這一瞬間就有可能發生中風。因為老年人蹲便時,腹股溝處的動脈血管折曲角度小於40°,下肢血管會發生嚴重屈曲。這對高血壓患者及有心血管係統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是很危險的。如果老年人坐著大便,股動脈雖也會受到一點彎曲,但其彎曲角度在90°左右,血液可與平時一樣保持暢通。同時全身的重量又為臀部所承受,即使時間稍長,下肢也不感吃力,使人情緒安然,因而不會引起血壓升高。所以坐便可減少腦中風的發生。
(9)善於充實和調劑精神生活,保持心境平穩,避免緊張、激動及各種不良情緒。
(10)出現中風的先兆征象時,就應采取治療措施,避免中風發生。定期查體或隨診,遵從醫師指導和按醫囑用藥。
(11)老年人在洗澡時,如果水溫過熱或過冷,以及洗浴時間過長,血壓容易波動,使心率加快,從而誘發中風發生。所以,老年人洗澡時水溫要適宜,洗浴時間也不要過長,最好身邊放一隻小凳,以防跌倒。如果患有嚴重的高血壓病,洗澡時最好有人陪伴。
(12)避免過度勞累及用力,保證睡眠時間。老年人早晨起床前,最好在醒後先靜臥一會兒,時間為5~10分鍾,不要立即起床。不妨在床上舒展活動一下四肢,讓血壓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
(13)有高血壓或冠心病的患者,不要長時間看電視。因為長時間看電視,不僅會導致視覺疲勞,而且劇情緊張、刺激的影視作品容易使患者發生中風。
(14)節假日經常是家庭或朋友聚會的時候,但是,高血壓病患者如果過於興奮,或在麻將桌上消磨時間過久,或飲食不節、煙酒無度,也會出現心腦血管意外。所以,遇到這些場合要注意避免勞累,防止樂極生悲。
友情鏈接:預防中風六字訣
(1)穩:即穩定情緒。極度憤怒或緊張均可誘發中風,故患者應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狂喜、暴怒、憂鬱、悲哀、恐懼和受驚都會誘發中風。
(2)防:即防止便秘。大便幹結易使腹內壓增高,血管外周阻力增強,血壓驟增,造成腦動脈破裂而發生中風,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每天定時大便,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油炸食品。
(3)低:即低鹽、低脂飲食。動物脂肪易使血脂升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增加中風的可能性;食鹽過多,可引起水鈉瀦留,使血壓進一步升高;長時間血壓升高可誘發中風。
(4)忌:一忌飲食過飽。腹部飽脹影響心肺功能,還可造成大量血液集中到腸胃,使心、腦等器官供血相對減少,容易誘發中風。二忌看電視時間過久。久看電視,大腦持續緊張,可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進一步升高,有些電視情節緊張,場麵驚險,易使情緒激動,容易發生中風。三忌隨意突然停藥。患者應遵醫囑服藥,若擅自停藥,可以造成血壓大幅度反跳,導致中風的發生。
(5)練:即堅持適度的鍛煉。每天堅持散步、做體操或打太極拳,以增強體質,防止中風。
(6)診:即早治“小中風”。“小中風”的主要表現為自覺半身無力或半身麻木,突然說話不靈或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發生“小中風”
的患者在1年內有42%發生中風。必須高度重視“小中風”,及早就診。
如何預防藥物誘發中風
腦卒中為中老年人常見病,主要是因為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所致,但有時藥物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誘因。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在服用以下幾類藥物時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