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導醫解讀(3)(3 / 3)

(2)藥物治療:①抗血小板積聚治療。②血管擴張藥。③改善大腦代謝。

中風患者服藥要注意什麼

(1)最少堅持五年:從臨床來看,大多數中風患者都能度過急性期,而進入恢複期。恢複期一般為3~12個月,也就是說如果中風患者出現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口角歪斜等症狀經過1年的時間還不能基本恢複,那就是所謂的中風後遺症了。所以,度過急性期的患者仍需要積極治療1年,這是不容置疑的。那麼,是否1年以後就可以不服藥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中國是中風複發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現有的資料表明,中風病5年內的複發率為33%。由此可見,服用治療中風的藥物最少要堅持5年,這樣複發率可明顯下降。

(2)宜以中藥製劑為主:從預防複發和治療後遺症的角度說來,醫學界中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較一致地推薦以中藥製劑為好,當然中藥煎劑長期服用不太方便,但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藥製劑,如血栓心脈寧、複方丹參片等。不過,服用這些成藥有個原則,即應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服用,根據患者的體質情況有針對性的長期服用,必要時還應配合一些調補之品,如益氣、滋陰、溫陽、養血類成藥或口服液,這樣才有益於疾病的治療。

(3)不要迷信特效藥:不少中風患者及家屬都片麵地追求治療疾病的特效藥,而治療中風的特效藥是不存在的。對中風病而言,由於它是在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基礎上發生的,而治療這些原發病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治療中風病要有耐心,必須在控製原發病的基礎上才能有效防治中風,不能盲目地相信任何所謂的“特效藥”。

哪些藥物可以治療中風後遺症

中風後遺症的藥物治療,其目的是幫助包括肢體功能障礙如偏癱、失語、智力減退等在內的後遺症的恢複,是康複治療的一種手段。

除了改善大腦代謝的藥物、活血化瘀的中草藥以外,根據病情程度尚可以使用一些藥物,如維生素類藥物,可能有利於肌肉和神經功能的恢複,常用的有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6和維生素E等。上述藥物都屬於輔助用藥,可根據病情選擇使用。腦血管病後遺症患者如有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等都應使用藥物控製,如有便秘也可使用一些緩瀉劑,一旦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等應及時使用抗生素。迄今為止,中風後遺症尚無特殊的藥物治療,應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避免濫用。

友情鏈接:中風患者如何家庭急救

中風患者發病後在家裏搶救是否及時,處理是否得當,對患者的預後至關重要。家庭急救中風患者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發現患者突然發病後切忌慌亂緊張,應保持鎮靜,讓患者平臥在床上,盡快與醫院或急救中心聯係。②中風可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在診斷未明確時不要用藥,因為不同類型的中風用藥各異。③掌握正確搬運患者的方法。

首先,不要急於從地上把患者扶起,最好2~3人同時把患者平托到床上,頭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動;其次,鬆開患者的衣領,取出假牙,嘔吐患者應將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堵塞氣管而窒息;再次,如果有抽搐發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條裹上紗布墊在上下牙間,以防咬破舌頭;最後,如果患者出現氣急、咽喉部痰鳴等症狀時,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患者咽喉部,從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④在送醫院前盡量減少移動患者。轉送患者時要用擔架臥式搬抬。如果從樓上抬下患者,要頭部朝上腳朝下,這樣可以減少腦部充血。在送醫院途中,家屬可雙手輕輕托住患者頭部,避免頭部顛簸。

⑤對昏迷較深、呼吸不規則的危重患者,可先請醫師到家裏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送往醫院。⑥缺血性中風的患者大多數神誌清醒,應防止患者過度悲傷和焦慮不安。此時應讓患者靜臥,並可安慰患者。同時做一些肢體按摩,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壓進一步下降而使缺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