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枕芯的材質:枕芯要有一定的硬度和透氣性。太硬的枕芯如蠶沙做的,太軟的如太空棉做的都對頸椎不利。蕎麥皮或穀糠做的枕芯較好。當然如果使用目前國際上流行的新材料枕芯更好。這種新材料是一種膠狀高分子材料(複合型高密度聚醚型聚氨酯),具有黏彈特性,可隨頭頸位置的改變,自動發生形變隨時保持與頸部的緊密結合,並為頸部持續提供托扶力。
2.自我按摩靜坐、閉目,頭部稍向前傾。第一步用右手掌五指合攏至後頸,大魚際緊貼大椎穴位置,用力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5次,後換用左手逆時針方向按摩25次,交替按摩2~3遍。第二步用右手掌五指合攏從頸後按摩左側頸肌20~30次,然後換左手按摩右側頸肌20~30次。第三步推揉頸肌,將雙手掌置於後頸同側頸肌位置,用兩拇指和大魚際從下往上按摩至後腦勺的位置,反複按摩30~50次。
3.正確運動在站、坐時,分為沒有背頸部扶托的情況和有扶托的情況。生物力學研究證明:在沒有背頸部扶托的情況下,筆直的坐姿對脊柱的壓力最小;在背頸部有扶托情況下,後傾的姿勢更能減少頸背部壓力。
對於頸椎病輕微的患者,可進行遊泳、放風箏、體操、慢跑等各種有利於頸椎壓力釋放的運動。對於頸椎病較嚴重的患者,首選做原地操,如廣播操、頸椎保健操等。逐步做適當的步行、慢跑等運動。在此介紹幾種頸椎保健操,供大家平時練習。
(1)前俯後仰: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兩肩同寬,然後雙手叉腰。抬頭後仰,同時吸氣,雙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後緩慢向前胸部位低頭,同時呼氣,雙眼看地。做此動作時,要閉口,使下頜盡量緊貼前胸,停留片刻後,再反複做4次。
動作要旨是舒展、輕鬆、緩慢,以不感到難受為宜。
(2)舉臂轉身: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舉右臂,手掌向下,抬頭視手心,身體慢慢轉向左側,停留片刻。在轉身時,要注意腳跟轉動45度,身體重心向前傾,然後身體再轉向右後側,旋轉時要慢慢吸氣,回轉時慢慢呼氣,整個動作要緩慢、協調。轉動頸、腰部時,要盡量轉到不能轉為止,停留片刻,將右手沿耳根慢慢放下回到自然式。
再換左臂做。重複做兩次。
(3)左右旋轉: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吸氣於胸,讓右側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呼氣,讓左邊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這樣反複交替做4次。要注意的是,整套動作要輕鬆、舒展,以不感到頭暈為宜。
(4)提肩縮頸: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雙肩慢慢提起,頸部盡量往下縮,停留片刻後,雙肩慢慢放下,頭頸自然伸出,還原自然並呼氣,然後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後,雙肩放鬆,並自然呼氣。注意在縮伸頸的同時要慢慢吸氣,停留時要憋氣,鬆肩時要盡量使肩、頸部放鬆。回到自然式後,再反複做4次。
(5)左右擺動: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頭部緩緩向左傾斜,使左耳貼於左肩,停留片刻後,頭部返回中位;然後再向右肩傾斜,右耳貼近右肩,停留片刻後,再回到中位。這樣左右擺動反複做4次,在頭部擺動時需吸氣,回到中位時慢慢呼氣,做操時雙肩、頸部要盡量放鬆,動作宜慢而穩。
四、頸椎病的治療
1.非手術治療包括牽引、推拿、理療、熱敷、針灸等,均需在正規的醫院進行。
(1)牽引:牽引療法對頸椎病是較為有效且應用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於各型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對病期較久的脊髓型頸椎病進行頸牽引,有時可使症狀加重,故較少應用。
(2)熱敷:熱敷治療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肌痙攣,消除腫脹。但要注意的是,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做熱敷治療。
(3)理療:常用方法有:①離子導入療法。應用直流電導入各種中西藥物治療頸椎病,有一定治療效果。②高頻電療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及微波等,通過其深部電熱作用,改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的血液循環,以利其功能的恢複。
(4)推拿療法:推拿按摩可以緩解肌緊張,加寬椎間隙,整複椎體滑脫,解除神經壓迫。疏通脈絡,止痛止麻。對頸椎病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