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國內與國際金融監管應加強協同合作
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也是人民幣業務、機構、交易網絡國際化的過程。人民幣國際化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市場效率的同時,也使國內金融體係在國際市場範圍內麵臨著更多的風險暴露。為了更好地提高國內外市場的有效性和應對新的風險,需要加強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同時貨幣的國際化會不斷提高原來相對分割的不同地區的金融市場的互動程度,同時國內金融市場和國際市場的互動和聯係也會隨之增強。這就對監管協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境外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強勾通協調,研究探討對相關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業務活動的監管,以維護人民幣彙率及其離岸市場的平穩。我國內地金融監管部門也可以直接參與到人民幣離岸的人民幣存款規定一個準備金比率,通過準備金以及相關的機製,我國內地的監管部門也可以掌握相關市場上的人民幣供求狀況。
4、重點監測並推動境內商業銀行的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
人民幣的國際化將推動金融機構的國際化業務不斷調整和擴張,發揮在多方麵的積極作用,在政策宣傳方麵,商業銀行利用其貼近市場、了解市場的優勢配合政府部門做了宣傳工作在信息反饋積極與政府部門勾通反映試點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政策完善,是國家戰略的執行者,政策製定的參與者,市場的培育者和金融產品的設計者。建議將人民幣的跨境流通納入商業銀行體係,將人民幣的跨境流通和兌換從“地攤銀行”等機構中納入商業銀行等合規的金融監測體係,而且為人民幣的流出和回流提供了便捷安全、可監測的渠道。目前,我國與越南等周邊國家的邊貿口岸中人民幣的兌換彙率仍然受“地攤銀行”的操縱,所以需要擴大商業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或者代理行網絡覆蓋範圍,將人民幣跨境流通納入商業銀行體係,提高人民幣國際清算服務的便捷程度。強化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給銀行清算係統帶來的風險,加強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的監測,及時將異常可疑的資金流動報報告給監管當局,同時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保證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工作的規範開展。同時也要督促商業銀行內部作出國際業務結算和其它部門協調,完善本外幣一體化經營模式。
5、加強對人民幣跨境業務多部門協同監管
人民幣境外流通規模雖然目前看來並不大,但是從趨勢上看正在快速上揚,對人民幣跨境業實施有效監管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單靠一個部門難以保證整個機製的順暢運行,需要人民銀行、海關、工商、稅務等多部門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目前人民銀行、外彙局、海關、工商、稅務等多部門監管合力尚未發揮。而目前我國各涉外監管部門各自為政的監管狀態難以對複雜的人民幣跨境業務實施有效監管。建議建立由外彙局牽頭,海關、外經貿、稅務、工商等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協同監管體係。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數據收集、監測、分析、預警,實現本外幣統一監管,提高監測分析水平,及時發現異常及違規關聯交易的動向和線索,對涉及違法違規的關聯交易行為進行堅決查處。
參考文獻:
1.弗雷德裏克·米什金教授,《下一輪偉大的全球化——金融體係與落後國家的發展》【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7
2.範起興 《人民幣跨境熱的冷思考》【J】中國外彙 2011(09)
3.梁中,許芯 《企業跨境關聯交易的本外幣一體化監管研究》【J】金融縱橫 2008(02)
4.連平 《人民幣跨境流通管理需怎樣的製度》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2011年02月24日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