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修腳有技巧,技術需掌好(4)(2 / 3)

要領四:銼刀銼甲齒宜細,隻輕勿重要適宜,手腕擺動需協調,甲背甲緣銼均勻。

3.注意事項

凡有此甲者,建議去醫院診治,除去病因,內外調治,配合修甲,病甲可望恢複正常。

筒狀甲修整法

筒狀趾(指)甲甲板卷曲如筒狀,故稱之為筒狀甲,亦稱為蔥管甲。此甲多伴有甲板薄軟,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生理性常見於長期安逸少勞之人,或穿鞋過緊所形成;病理性常見久病體虛、營養不良之人。中醫認為是氣血虛所致。

1.操作步驟

步驟一:施術者左手握住腳趾,用斜口刀從趾甲的左側甲溝前遊離緣進刀,然後沿趾甲的弧形青線前緣走刀,行至另一側甲溝前遊離緣出刀,再將兩側角的趾甲用刀修圓。若伴有嵌甲者,見有關章節。

步驟二:用釺指刀修甲上皮前緣,按線去垢。

步驟三:用趾甲銼將甲緣銼整齊、圓滑。

2.技術要領

要領一:斷甲時行刀要慢,不可走線,防止滑刀。

要領二:銼甲宜輕,平整光滑。

橫溝甲修整法

橫溝趾(指)甲甲板出現凹陷的橫溝,多少不等,甲背凹凸不平,甚則呈洗衣搓板樣,故稱之為橫溝甲。此甲形屬病理性甲,由局部疾病和全身疾病引發,局部的有甲溝炎、濕疹、皮炎、感染或外傷;全身的有砷中毒、急性傳染病、心、肝疾患、神經性疾患或營養不良等疾病所致。從而引起甲生長障礙,或使甲皺襞遊離緣位置發生變動。中醫認為:邪熱肺燥,氣津不布;或肝氣鬱結;或氣虛血瘀,以致手甲失養。

1.操作步驟

步驟一:施術者左手握住腳趾,用削刀輕削甲背脊棱,並將遊離緣削薄至所需厚度,使整個甲背平整。

步驟二:用斜口刀斷甲,刀鋒從趾甲的左側甲溝前遊離緣進刀,然後沿甲青線前緣走刀,行至另一側甲溝前遊離緣出刀,將多餘的甲遊離緣去掉,再用刀將兩側角的趾甲削圓。

步驟三:用釺指刀修甲上皮前緣,按線去垢。

步驟四:用趾甲銼將甲緣銼整齊、圓滑;將甲背銼光滑。

2.技術要領

要領一:削甲刀法宜輕巧,橫削脊棱一條條,甲板厚薄要適中,平整光滑最重要。

要領二:斷甲動刀宜按線,流暢刀形要顯現,推刀斷甲慢慢行,穩手出刀看得見。

要領三:甲皮修整看準線,輕刀踏線不走眼,上皮不修去護皮,脊垢都去光滑現。

要領四:銼刀銼甲齒宜細,隻輕勿重要仔細,動腕擺刀需協調,甲背甲緣銼均勻。

3.注意事項

凡見此甲者,建議去醫院診治,除去病因,內外側治,配合修甲,可獲痊愈,伴有甲局部病變者,不能修甲。

點狀凹陷甲修整法

點狀凹陷趾(指)甲甲板背麵呈點狀凹陷,多為針尖大小,可為一個或多個,疏散分布或排列成線,甚則狀如縫紉所用的“頂針樣”,故稱之為點狀凹陷甲,又稱為點凹甲。此甲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生理性多為家族遺傳,屬正常趾(指)甲範疇;病理性多見於銀屑病、濕疹、高山病、維生素缺乏、黴菌感染、斑脫等疾病。中醫認為:外感濕熱火毒;或氣血虧虛;或先天稟賦不足;以致手甲受損,或手甲失養而成。

1.操作步驟

步驟一:施術者左手握住腳趾,用削刀削平甲背凸突處,並將遊離緣削薄至所需厚度,使整個甲背平整。

步驟二:用斜口刀斷甲,刀鋒從趾甲的左側甲溝前遊離緣進刀,然後沿甲青線前緣走刀,行至另一側甲溝前遊離緣出刀,將多餘的甲遊離緣去掉,再用刀將兩側角的趾甲削圓。

步驟三:用釺指刀修甲上皮前緣,按線去垢。

步驟四:用趾甲銼將甲緣銼整齊、圓滑,將甲背銼光滑。

2.技術要領

要領一:削甲刀法宜輕巧,削除凸突每點到,甲板厚薄要適中,平整光滑最重要。

要領二:斷甲動刀宜按線,流暢刀形要顯現。推刀斷甲慢慢行,穩手出刀看得見。

要領三:甲皮修整看根線,輕刀踏線不走眼,上皮留住去護皮,去掉汙垢光滑現。

要領四:銼刀銼甲齒宜細,隻輕勿重要仔細,動腕擺刀需協調,甲背甲緣銼均勻。

缺甲修整法

缺趾(指)甲甲板部分殘缺不全,或完全缺。完全缺甲者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大類,均不屬本專業內容,在此不予介紹。部分殘缺者分為暫時殘缺和永久性殘缺,此甲屬病理性甲,由長期咬甲、局部外傷、甲周病變等所致。

1.操作步驟

步驟一:施術者左手握住腳趾,用削刀削平甲背脊棱,並將殘缺的遊離緣削薄至所需厚度,使整個甲背平整。

步驟二:用斜口刀斷甲,根據甲青線和趾頭外形實際情況分段斷甲,去掉多餘的甲遊離緣,使缺口處光滑平整,保持外觀整齊。

步驟三:用釺指刀修甲上皮前緣,按線去垢,不傷殘缺口。

步驟四:用趾甲銼將甲緣銼整齊、圓滑,缺口深處勿亂銼;甲背稍銼平滑。

2.技術要領

要領一:此甲很特殊,必須根據該趾(指)具體形態及殘甲情況而定,舍趾從線,或舍線從趾,均要整體協調,修整後的趾(指)甲外觀要有美感。

要領二:使用的刀法特點,要領均同以上修甲法。

3.注意事項

凡新、舊缺甲修整過程中有可能出血者,均不能修,恐防感染;凡合並局部疾病者,不能修甲;合並全身性疾病者,建議去醫院診治,配合修甲、內外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