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情緒情感的培養(3 / 3)

(3)培養高尚的情操

新世紀的大學生正處在一個嶄新的時代,承擔著繼往開來、開拓創新的曆史使命。為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更好地服務於祖國,大學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開闊心胸,培養高尚的情操。

首先,大學生要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感與責任感。宋代文學家範仲淹在他的千古名篇枟嶽陽樓記枠中抒發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他的這種憂國憂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在那些一切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患得患失、見利則喜、失利則憂的人麵前顯得多麼偉大!

當一個人將個人利益置之度外,把國家前途和人民利益置於首位時,他的情緒情感就將得到升華,他的心胸將更開闊。當他再麵對個人利益得失時就不會產生種種痛苦。曆史上有無數偉人在這方麵為我們作出了榜樣。

“案 例”

無所畏懼的穆齊

公元前508年,伊特拉斯坎國王波爾謝納包圍了羅馬,羅馬青年穆齊行刺被俘,國王在祭壇中用火刑逼供,穆齊驕傲地走到祭壇跟前,毫無畏懼,把右手放在火裏,他在同國王談話的時候,一直把手放在火中,直到燒焦。這位羅馬青年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震撼了國王,波爾謝納出於欽佩,釋放了穆齊並解除了對羅馬的包圍。穆齊的無畏精神、民族自尊戰勝了個人情感。

其次,大學生要培養道德感,遵守社會公德,講究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和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它要求人們講文明、懂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職業道德是在一定的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和規範。它們的基本內容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家庭美德是一定社會階段根據其總的道德要求所製定的、調節人們在家庭生活方麵的關係和行為的道德準則。它要求人們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裏團結。

再次,大學生要培養理智感。亞裏士多德說過:“求知是人的一種本性。”他把求知看作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而理智感是和人的認知活動、求知欲、認識興趣密切相關的。人的認知活動越深刻、求知欲越強烈,追求真理的情趣就越濃厚,人的理智感也越深厚。理智感是推動人們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強大動力。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也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大學生正處於精力充沛、求知求學的最好階段,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大學生自主式學習、發現式學習、探索式學習的動力基礎。因此,培養理智感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

最後,大學生要培養美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追求美,追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社會和美好的未來是人類的本能。離開美,離開對美的追求,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美感是對事物美的體驗。大學生通過對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的體驗,可以增強自己的審美情趣,提高藝術修養,陶冶個人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作為當代大學生,不僅要了解美,提高審美能力,還要從自身做起,做美的表率;不僅要儀表美、行為美,更重要的是要心靈美。

“問題討論”

大學生應怎樣培養積極的情緒情感?

不要被情緒左右,要做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