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克服戀愛中的心理障礙(2 / 3)

失去女人的愛,隻能責備自己,怪自己不善於保存這個愛情。(杜勃羅留波夫)

吃醋者的愛更像是恨。(莫裏哀)

在醋中有百分之一的愛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自私心。(拉羅什科夫)

把吃醋看作愛情所必不可缺的,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別林斯基)

總之,經常地不信任對方,是與愛情完全相悖的。醋意任其表現,就必然會逐漸損害哪怕是最深的感情。

對付醋意有各種各樣的“藥方”。在第一種情況下,當其中的一方對自己沒有信心而產生醋意時,必須力求說服吃醋者,使他確信自己的醋意是毫無根據的,幫助他提高對自己的評價。如果“藥方”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那就必須向吃醋者耐心解釋,這沒有根據的猜疑,會使愛情變得貧乏和陷入絕境,你可以說:“我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你的事,除了你以外,我誰都不愛;但是你應當知道,你的醋意是沒有根據的,它對鞏固我們的感情毫無益處。”這種談話應當平靜而信任地進行,同時也應當堅定而富有說服力。第二種情況就複雜得多了,任何理由都安慰不了的那些自私者,對什麼解釋他都有一連串的反駁。這種狀態已越出理智的界限,變得瘋狂。這是危險的,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請教心理醫生。

如果確實存在著吃醋的理由時,我們應如何做呢?此時必須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尊重對方的感情。要知道,她(他)不是你的私有財產,她(他)有權與別人交往,甚至愛上別人。但要知道,這一切與真正的愛情還很遠。如果你吃醋了,隻有一條出路:以愛取愛,挽回愛情。

■ 戀人脾氣與你不同怎麼辦

大學生選擇對象的標準五花八門,有的看品德,有的看才學,有的看出身,有的看容貌,也有的看金錢和地位。但是,在選擇戀人的過程中你考慮到脾氣了沒有?脾氣的不同會不會影響愛情的發展呢?

所謂人的脾氣,籠統地講包括兩個方麵:一是性格,二是氣質。

1.性格

社會心理學認為,在性格上促使人們相互喜歡的條件有如下兩種:

(1)相似或接近

人們之所以能互相喜歡以至相親相愛,從某一方麵說是由於雙方在性格上具有相似或接近之處。所謂“相似”,是指興趣、態度、愛好等方麵的相同或相當。兩個人在性格上完全相當或相同是不可能的,也沒必要,隻要在某些方麵相近,在大的原則問題上一致,就可以成為愛情的基礎。所謂“接近”是指彼此相處時間久、交往機會多,隨著接觸中的加深了解,最終建立愛情。應該說人與人之間彼此接近是形成愛情的重要條件,人們常說的“知之深,愛之切”,就是這個意思。

(2)互補

性格特征的互補,也可以成為彼此吸引的主要原因。所謂“互補”,是指雙方個性特點雖不相同,但二者可取長補短,互相補充。一個急性子遇到了一個慢性子,雖然有時不免發生矛盾,但卻可以相互製約。一個性格外向者與一個性格內向者結合也會相得益彰。國外有的心理學家在探求兩性間從朋友關係到夫妻關係演變的過程中發現:相似與互補因素在愛情的發展中非常重要。特別指出,雙方初交時,社會性的相似麵(如宗教信仰、經濟地位、社會背景、種族差異等)顯得重要;深交後個人性格的相似麵(如興趣、態度等)顯得重要;而若長期維持友誼或愛情,雙方在性格特征上的互補則顯得更為重要。例如,獨立性很強的人是不容易與同樣性格的人相處的,而與性格溫婉的人結合,卻可能和平共處。風趣幽默的健談者與沉默寡言的人也可結合:一個需要忠實的聽眾,一個需要風趣的演員,各得其所。倘若兩個不輕易說笑的人湊到一起會使生活寂寞無聊,而兩挺“機關槍”相遇又會整日不得安寧。在這些情況下,雙方均有互補的需要。如果各自都能從對方獲得滿足,那就好像剪刀的兩股,彼此依附,相輔相成,這樣的一對難道不也是天作之合的美滿姻緣嗎?

此種互補效應對於興趣愛好、專業特長及其他方麵也同樣適用。許多事實證明,表麵上十分般配的夫妻未必能白頭偕老,而看起來在某些方麵相差懸殊的配偶卻很可能日久天長。情投意合並不一定要性格相同,性格相異而互補,同樣可以取得認識上的一致、感情上的共鳴、行動上的協調。

強調互補的重要並不是提倡人們在選擇對象時專門求異不求同。生活本身是錯綜複雜、豐富多彩的,絕無單一模式可循,況且在大的方麵相一致終究是必要的。愛情最堅實的基礎是誌同道合,至於其他方麵則不必過於拘泥。要知道,愛情的前提是雙方互相喜歡,性格並不是影響愛情的決定因素。當然,如果對方性格過於怪異,也是會妨礙愛情生活的。

2.氣質

心理學家認為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在戀愛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和表達感情的方式不盡相同。因此,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在戀愛中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發揮優勢,揚長補短,以獲得愛情的成功。(氣質的分類及特征詳見枟第八篇 個性完善篇枠)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具有多血質特征的男青年感情豐富,表現多情,但有時感情易變,可能有“冷熱病”,因此在戀愛中,要力求感情穩定,多方了解,逐步前進,以免給對方造成不真誠、虛情假意的誤解。具有膽汁質特征的男青年感受愛情迅速、強烈,表達愛情坦率,但對待愛情簡單化,表達欠含蓄。因此在戀愛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對方的人格,其語言與行為要注意檢點。具有黏液質特征的男青年對愛情老練沉著,一般不感情用事,表現冷淡,行動遲緩,可能使人產生深奧莫測之感,因此在戀愛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捕捉愛情信息,並作出正確的反應,以免耽誤良機。具有抑鬱質特征的男青年對愛情表現深刻,往往深思熟慮,感情內傾而不外現,但缺乏表達愛情的勇氣,因此在戀愛中要注意積極主動,要敢於吐露衷情。

另外,男大學生在戀愛中還要善於對待不同氣質類型的女大學生。根據抑鬱質型的女大學生易形成狹隘、多疑、優柔寡斷、缺乏自信等性格特點,男大學生在與其相處過程中,要多關心、多鼓勵、多支持,不要在公開場合批評、指責她,即使在私下批評也不可過分嚴厲,要設法培養對方的自信心和緊張工作的習慣;根據黏液質型的女大學生易形成固執、冷峻、遲緩等性格特點,男大學生與她在一起時,要有耐心,要允許她有考慮和作出反應的足夠時間,最好經常約她一塊參加各種活動;根據多血質型的女大學生易形成輕浮、散漫、不踏實、不誠懇等性格特點,男大學生在同她交往的過程中,要設法培養其刻苦、紮實、專一的精神,以幫助對方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根據膽汁質型的女大學生易形成任性、粗心、性急、剛愎等性格特點,男大學生與她約會時不宜輕易激怒她,要設法培養其沉著、堅持到底的精神,也可以進行有說服力的嚴厲批評。

■“內熱外冷”是何故

有的熱戀中的女大學生,內心很愛自己的男朋友,但外表卻又經常表現出一種“冷淡”的樣子,為此常鬧出誤會,男友往往以為女友對自己無情或不在意自己。

青年心理學認為,這是一種“內熱外冷”的逆反心理現象。青春後期,到了性意識發展的成熟階段,青年們已經初步樹立起自己的理想和願望,明確了自己今後的道路。開始滋生初戀的感情,逐漸產生了對愛情專一的追求。男性往往喜歡顯露自己的才華來博得所要追求的女性的歡心,也學會了在女性麵前如何盡情表現自己的長處。而女性卻在性格上變得靦腆,不輕易向對方敞開自己的心扉,而采取曲折、間接的方式,含蓄地流露自己的感情。以致出現“內熱外冷”的逆反現象:盡管心裏很喜歡對方,但卻不敢正麵迎接對方投射來的愛情,躲躲閃閃,甚至違心地表示拒絕;也有人明明是讚同,也不立即表態,或要故作姿態考驗與刁難對方,然後從對方的窘態和祈求聲中獲得精神上的快感。

此外,人們在青春成熟期,既有對終身伴侶的追求欲望,同時也存在著對異性接觸的神秘、羞澀以及權衡各種利弊等複雜的思慮,這樣便產生了矛盾的反常心理,出現“內熱外冷”的現象。這種矛盾的心理可以促使其冷靜地考慮問題,不致草率從事。但如果考驗的時間過長,審慎過度,則又會錯過良機,坐失佳偶。

克服這種“內熱外冷”的反常心理,首先需要對戀愛婚姻有個正確的認識。選擇配偶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既不能太草率,也不能看得過於神秘可怕。其次,隻要認準了對象,就應該有勇氣適時地或主動地向對方表明自己的心意與情感,克服難為情等心理障礙。男女相戀,總得有一人去“揭蓋子”,並非都要男方先提出來不可。古時候尚有祝英台用借喻的辦法向梁山伯傾吐愛慕之情、蘇小妹用設擂比才來選擇郎君的故事,為什麼我們當代女大學生反而感到難為情呢?

願有“內熱外冷”心理的女大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在戀愛中適度地熱情起來,及時捕捉愛情信息,並作出正確反應,以免錯過良機。

■ 大學生戀愛的成功率有多高

青春期的大學生,生理雖已發育成熟,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大學生經濟上的非獨立性與情感上的獨立性所形成的反差是造成未來情感波折的隱患。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尚在形成之中,具有不穩定性,對婚姻和愛情的實質缺乏全麵而深刻的理解,激情勝於理智。對戀愛內涵的心理認識不成熟、不現實,往往沉湎於戀愛初始階段那種浪漫幻想的色彩之中,容易把對方看得過於理想化。其戀愛動機也不完全是基於負責任的態度以及對未來成家立業的嚴肅思考,僅僅是出於解悶、好奇、攀比、從眾(即隨大流)等各種不同的心理,所以進入了戀愛階段也缺乏應有的責任感。因此,大學生的戀愛交往不一定能走向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