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卑還要用積極的態度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即用補償心理超越自卑。這種補償,其實就是一種“移位”,即為克服自己生理缺陷或心理自卑,發展自己其他方麵的長處,趕上和超過他人的一種心理適應機製。美國總統林肯,不僅是私生子,出生微賤,且相貌醜陋,言談舉止缺乏風度,他對自己的這些缺陷十分敏感,為補償這些缺陷,他力求從教育方麵來吸取力量,拚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知識的貧乏,知識的營養對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麵補償。他最終擺脫了自卑,並成為有傑出貢獻的美國總統。貝多芬從小聽覺有缺陷,耳朵完全失聰後還克服困難,寫出了優美的枟第九交響曲枠。因此,一個人能否從恐懼中解脫出來,取決於能否從自我設置的陷阱裏超脫出來,而真正能夠解救你的還是你自己。正所謂“自助者天助也”。
其次,要鼓足勇氣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這是打破恐懼心理的重要一步。勇氣對恐懼羞怯者來說是一座橋,當你通過這座橋,就可以步入廣闊而多彩的交往世界,展示你的交際才能,獲得更多的經驗、友誼和朋友。日本動畫片枟聰明的一休枠裏有這麼一句話:“人越害怕就越怕,要取勝,最重要的是壓倒對方。”在交往活動中端正對交往的認識,掌握基本的社會交往技能和技巧,不要怕失敗。因為,越怕、越退縮回避,越得不到鍛煉的機會,能力就越得不到提高,就越被人議論、瞧不起,形成了越怕越羞、越羞越怕的惡性循環。其實任何人的演說、社交能力等都是經常鍛煉才逐漸提高的。許多年輕教師畢業後第一次登上講台的時候都很害怕,甚至不記得自己說了些什麼,隻記得當時緊張得滿臉通紅,心髒嗵嗵直跳,一節課下來稀裏糊塗,有一種灰溜溜的感覺。如果因為害怕,下次不敢麵對學生,不敢再登講台,也許就會永遠告別老師這個職業。美國前總統卡特、英國王子查爾斯及四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女影星凱瑟琳·赫本都坦率地承認自己過去是十分“怕羞”的人,可現在他們都成了大明星、大政治家。經驗告訴我們,實踐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惟一途徑。隻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說去幹,去爭取成功,就一定能走出恐懼的陰影。當恐懼感產生時,可以暗示自己,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誰也不會太在意你,誰也不會專門盯住你、注意你一個人的。用這種辦法不斷提醒自己,以擺脫那種過多考慮別人評價的思維方式。
再次,與異性交往時要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消除羞恥感、罪惡感。
最後,對於嚴重的社交恐怖症,我們還應采取心理谘詢和心理治療的方法。下麵介紹兩種心理治療的方法。
“方法一:滿灌療法”
滿灌療法,顧名思義就是把病人害怕的刺激突然而又強烈地暴露在病人麵前,使之無法躲避,將刺激“灌滿”。采取這種治療方法一是要患者勇敢接受,二是要有一位病人信任的人在場做支持者。治療時,病人開始必然極端恐懼,但在支持者的安慰、勸說和鼓勵下,懼怕情緒會漸漸減弱,直到平靜下來不再害怕。患社交恐怖症的人多害怕熟悉的人,尤其害怕對自己有看法的人。如能做好安排,邀請一些病人怕見麵的人突然闖進病人屋中,與病人主動交談,並和病人歡歡樂樂地玩一陣子,社交恐怖症就會慢慢好了。
“方法二:係統脫敏療法”
係統脫敏療法,就是通過兩種條件反射相互抑製從而一步步慢慢地解除病人的某種恐怖反應。
第一步,請患者列出引起社交恐懼反應的具體刺激情景,如害怕見家人、害怕與陌生人相見、害怕與異性相見等。
第二步,將刺激情景按從弱到強的順序,排成“恐懼等級”。
第三步,通過放鬆訓練形成鬆弛反應。方法是坐在一個舒服的座位上,讓全身肌肉放鬆,閉上眼睛,慢慢地有規律地做深呼吸。進入鬆弛狀態後,想象你列出的刺激情景。若有不安和緊張,就停止;再放鬆。如此反複,直到你從心理上對刺激情景不再緊張、害怕為止。
第四步,從刺激情景最弱的那項開始,從行動上適應這種刺激。①先走出房門,與家人正常交往,開始時可能還會感到緊張不安,治療者要鼓勵他,並幫助他做放鬆練習,方法同上。直到患者不再恐懼、緊張。②走出家門,和熟悉的鄰裏交往。③走上公眾場合與陌生人交往,如參加一次宴會或舞會,主動和陌生人認識,向陌生人作自我介紹。如害怕失敗,可以事先打好腹稿,背下來,當你成功地把自己介紹給別人,別人也會友好地把自己介紹給你時,你的恐懼不安一下子就會得到釋放,接下來的交往會很順利。④再與你最害怕的人打交道。當完成上述步驟後,說明係統脫敏療法對你完全生效。為鞏固療效,可以把自己每天的進步進行評分,並用升降線在圖表上顯示出自己的成績,這樣效果更好。係統脫敏療法要循序漸進,一開始患者可以由家人或心理醫生陪著與人交往,等病情基本緩解後,可以讓患者單獨與人交往。治療過程中,要多用激勵的方法,隻要病人有進步,就要給予其鼓勵和獎勵。如能堅持這樣做,社交恐怖症完全可以治好。
“問題討論”
影響人際交往的障礙因素有哪些?你存在這些問題嗎?如果存在,該如何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