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主要功能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抗癆,安神利尿。用於食欲不振,腹脹,肺結核,胸膜炎,失眠,癔病,浮腫,膀胱炎。
7、棗
大棗曆來是益氣、養血、安神的保健佳品,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失眠、貧血等病人都很有益。大棗果肉肥厚,色美味甜,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因此大棗曆來是益氣、養血、安神的保健佳品,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失眠、貧血等病人都很有益。大棗不僅是養生保健的佳品,更是護膚美顏的佳品。
(1)防治心血管病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對於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的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很有益。大棗中含有環-磷酸腺苷,能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2)抗腫瘤——
大棗中含有能抗癌的三萜類化合物和含有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作用的環-磷酸腺苷。
(3)抗過敏——
取大棗15——25枚生食或煮熟食,一日三次,可以治療過敏性紫癜。這也是由於當人體攝入足量的環-磷酸腺苷後,免疫細胞中環-磷酸腺苷的含量也升高,由此會抑製免疫反應,達到抗過敏效應。
(4)解毒保肝——
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糖類和維生素C以及環-磷酸腺苷等,能減輕各化學藥物對肝髒的損害,並有促進蛋白合成,增加血清總蛋白含量的作用。在臨床上,大棗可用於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輔助治療。
(5)養血美顏——
每日吃大棗三次,每次10枚,有養血美顏的功效。大棗配銀耳燉食或煮粥食用,效果更佳。這也是由於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鐵等礦物質,能促進造血,防治貧血,使膚色紅潤。加之大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P和環-磷酸腺苷能促進皮膚細胞代謝,使皮膚白晰細膩,防止色素沉著,達到護膚美顏效果。
另外,食大棗對婦女更年期潮熱出汗、情緒不穩有控製和調補作用。還有,大棗具有增強人體耐力和抗疲勞的作用。無怪乎我國民間一向把棗當作補氣健身的佳品。
(6)增強人體免疫力——
大棗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主要為葡萄糖,也含有果糖、蔗糖,以及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低聚糖、阿拉伯聚糖及半乳醛聚糖等;並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核黃素、硫胺素、胡蘿卜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具有較強的補養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7)增強肌力增加體重——
實驗小鼠每日灌服大棗煎劑,共3周,體重的增加較對照組明顯升高,並且在遊泳試驗中,其遊泳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這表明大棗有增強肌力和增加體重的作用。
(8)保護肝髒——
有實驗證實,對四氯化碳肝損傷的家兔,每日喂給大棗煎劑共1周,結果血清總蛋白與白蛋白較對照組明顯增加,表明大棗有保肝作用。
(9)鎮靜安神——
大棗中所含有黃酮——雙-葡萄糖甙A有鎮靜、催眠和降壓作用,其中被分離出的柚配質C糖甙類有中樞抑製作用,即降低自發運動及刺激反射作用、強直木僵作用,故大棗具有安神、鎮靜之功。
(10)抗癌,抗突變——
大棗含多種三該類化合物,其中燁木酸、山植酸均發現有抗癌活性,對肉瘤S-180有抑製作用。棗中所含的營養素,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對於防癌抗癌和維持人體髒腑功能都有一定效果。
8、黎豆
《本草綱目》上介紹黎豆野主,山人亦有種之者,三月下種生蔓,其葉如豇豆葉,但文理偏斜。六、七月開花成簇,紫色,狀如扁豆花,一枝結莢十餘,長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則黑而露筋,宛如幹熊指爪之狀,其子大如刀豆子,淡紫色,有斑點如狸文,煮去黑汁,同豬雞肉再煮,味乃佳。主要作用有:益氣、生津,主消渴。可以煎湯或煮食。對促進深睡眠有一定的效果,平常可以食用。
9、黃芪
黃芪性微溫,味甘,有補氣固表、止汗脫毒、生肌、利尿、退腫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
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但人參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黃芪具而補而不膩的特點,若與人參,黨參等補藥配伍則效果更好。黃芪可單味使用,也可與其它藥物配伍應用,與芍藥、甘草、桂枝、良薑、飴糖等藥配伍可以治療脾胃虛寒、慢性腸炎、胃炎、腹瀉等症;與升麻、甘草、當歸、人參、柴胡等藥物配伍可治療內髒下垂、脫肛、子宮下垂等症;與茯苓、菟絲子、白術、當歸等配伍是治療婦科良藥;與防風、麻黃根、浮小麥配伍是治療年老體弱者所患表虛感冒的良藥。由於黃芪而補氣利尿、消腫等功效,與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藥配伍時又是治療急慢性胃炎的良藥。又因黃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療疔瘡及慢性闌尾炎等疾病時也常常選用黃芪治療。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內含而多種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還能用於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生。無論從中醫治療,還是現代醫學觀察,黃芪均是一味好藥。所以,民間自古就有“冬令取黃芪配成滋補強身之食品”的習慣。
10、其他有利於深睡眠的重要營養物質
當然在我們生活還有許多有利於促進睡眠的食物,如果長期食用,對於治療失眠同樣具有輔助作用。
黃花菜:俗稱安眠菜,中醫認為它有夜少安寐之功,服之令人忘憂。黃花菜含穀氨酸、賴氨酸、磷、鐵等,晚餐用它烹湯佐膳,或睡前用50克黃花菜煎服,能使人安睡。
牛奶:牛奶富含的色氨酸能促使人腦分泌催眠的血清素。近年又發現,牛奶中含有微量嗎啡類物質,能靜人腦。故夜間飲杯熱牛奶能使人安然入睡。
百合:中醫認為它有寧心安神、養血補脾的作用,能治夜寢不寧。民間常用百合50克煎水,調蜂蜜食用,能潤肺止咳,安心定神。
糯米:具有補脾肺、堅大便、縮小便、溫五髒、令人貪睡的作用。因此,失眠、夜間多尿的人,臨睡前吃糯米粥,能酣然入睡,減少夜尿。
燕麥片:燕麥是很有價值的睡前佳品,含有富足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煮一小碗穀類,加少許蜂蜜混合其中,是再合適不過了。試試大口大口的用力咀嚼,足以填補你的牙洞了。
杏仁:杏仁同時含有色氨酸和鬆緩肌肉的鎂元素。所以,吃少量的豎果有利於心髒的健康,也是催眠的另一妙招!
亞麻籽:亞麻籽可稱作為“振奮情緒的天然食品”,富含歐米伽-3(人體必需脂肪酸)和脂肪酸。當你的生活遇到阻礙,情緒低落之時,不妨試著在你的舒睡燕麥粥上,灑上兩大匙的亞麻籽,也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火雞:每到感恩節時,人們都能打上香香的盹兒;這都歸功於火雞,它被認為是色氨酸的最好來源。但是,這也隻是現代民間傳說而已。當你的胃基本處於空腹狀態,且有相當的碳水化合物,而非大量的蛋白質時,色氨酸就會開始工作了。睡前,在若幹全麥麵包上,放上一兩片薄薄的火雞片,也許你在廚房就有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