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學習累、壓力大,焦躁可能都成了都市人的通病,睡眠也越來越成為問題,很多人因為忙於打理自己的事情,陷入了失眠的困境。
有過半患者是30歲到40歲的中年婦女,家庭壓力是導致這些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金融危機也讓部分白領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成為失眠患者。
24歲的小楊去年大學畢業後找了一份工作,由於她特別要強,不管做什麼都想做得最好,所以一有時間就忙工作,最後導致失眠,無奈小楊隻好向醫生求助,醫生診斷後稱,由於壓力太大,小楊已經患上了“工作依賴症”。
這主要是小楊長期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導致的,患有“工作依賴症”的人往往出現失眠多夢、疲勞抑鬱、精神萎靡等症狀,甚至無法迫使自己停下手頭工作。
這種情況在白領身上比較常見,他們對工作總是全力以赴,但是對休閑活動都不感興趣,隻希望將自己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有沉重工作壓力的人往往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隻有在工作上得到承認才有價值,這其實是缺乏安全感和不自信的表現。
其實我們要知道,雖然工作很重要,但是不能把它看成是個人生活的全部。在工作之餘,可以利用其他一些活動來改變依賴工作的心理狀況。如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聚會等,多跟外界接觸一下,盡量將生活的重心從工作上轉移開。
睡眠小貼士:
克服失眠的心理調適方法:
一、保持樂觀、知足長樂的良好心態。對社會競爭、個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認識,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規律的一日生活製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節律。
三、創造有利於入睡的條件反射機製。如睡前半小時洗熱水澡、泡腳、喝杯牛奶等,隻要長期堅持,就會建立起“入睡條件反射”。
四、白天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於晚上的入睡。
五、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如保持臥室清潔、安靜、遠離噪音、避開光線刺激等;避免睡覺前喝濃茶、咖啡,可樂等。
六、自我調節、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鬆的活動,做些家務,聽聽輕柔的音樂,也可反複計數等,放鬆自己,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製白天睡眠時間,除老年人白天可適當午睡或打盹片刻外,應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則會減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時間。
知識鏈接:女性為何比男性易失眠
女性較男性更容易失眠。失眠多數是神經衰弱引起的,為什麼女性更容易患神經衰弱呢?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病症,患者常感腦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低下,常有頭痛等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但無器質性病變存在。
神經衰弱主要症狀有:容易疲勞、容易興奮。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緊張性疼痛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調查顯示,神經衰弱女性患病率為15.78‰,男性患病率為2.3‰,女性患病率明顯多於男性。
這主要是由於女性有獨特的生理特點決定的
一是性腺內分泌:月經前期,因雌性激素水平增高黃體酮缺乏等影響,常可引起性激素之間的不平衡,出現胸悶、情緒焦慮、悲傷欲哭,對各種刺激過敏等。產褥期,由胎盤分泌的黃體酮、雌激素水平下降,易致腦機能障礙,也易出現神經症狀。
二是獨特的生理過程的特點:如月經、妊娠、分娩、泌乳和產褥等。
由於上述二個因素的影響,女性常可出現情緒波動大,喜悅、悲傷、興奮、抑鬱、焦慮等,總之是情緒多變。
除了受女性本身獨具的生理因素影響外,還與文化教育、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有關,在這種環境下,女性往往性格趨於內向,情感更為豐富,對情感的體驗也更為細膩、敏銳。所有這些,都成為女性的易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