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既耐用,又實惠。古人雲:“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中華民族曆來倡導節約,學校更應起表率作用,繼承中華民族的勤儉美德,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自覺建設節約型校園,讓節約成為校園風尚,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在校園裏蔚然成風。這難道不正是一種真正意義的文化嗎?
二、能激發師生不甘人後的精神
毋庸置疑,師生的作品能夠被展示在校園的牆壁上,不僅可以激勵師生,而且還會產生榜樣效應。
自己的作品被選中的師生,心中自然十分高興,自豪感油然而生,從而會對自己的專長更加有興趣,自然而然就有了學習的不竭動力;與此同時,那些自己的作品暫時未被選上的師生,在當了一回忠實的觀眾之後,心中不免會想:“這些作品的確是不錯呻口果我的作品也能被選中,也能引來別人駐足觀賞、嘖嘖讚歎的話,那該多好哇。這樣的想法就會促使他們暗中努力,練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力爭迎頭趕上。
這樣一來,校園就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良性競爭氛圍,從而促使校園真正形成濃鬱的文化氛圍,散發文化氣息。
三、能引起家長的關注
首先,家長由於接送孩子等原因會經常來到校園中,有的家長看見自己孩子的作品懸掛於校園的牆壁上,心中自然很是欣慰。相反,有的家長未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自然就會產生不滿足感。
兩種家長的心態都利於學校的發展,前者會在覺得自己孩子不錯的同時感謝學校、教師的培養,會更加重視孩子的成長,自然也就會更加配合學校、教師,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動,雙管齊下,從而促進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後者則會不甘人後,自覺進行反思,從自己及孩子身上找原因,主動與教師溝通,從而努力讓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共同進步。這樣一來,家長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其次,教師的作品,有道勁有力的書法,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水墨畫,有栩栩如生的油畫,有精巧細致的手工製品……家長駐足觀賞之餘,還可以從這些作品中獲取這樣一個信息:這所學校的教師真不簡單哪峙巴自己的孩子放在這樣的學校中,交到這樣的教師手中,自然也就很放心了,作為校園環境布置的教師作品就鹹了學校無聲的宣傳廣告,從而為學校贏得良好的口碑與聲譽。
(作者單位:1 福建省永春縣呈祥中心小學 2 福建省永春縣蓬壺中心小學)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