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冠心病生活常見問題(1 / 3)

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曾說過:“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對於已患疾病的人來說,可怕的不是得了病,而是得了病卻又對它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這才是最大的悲哀。下麵就一些患者最關心的問題,知名專家為你一一做了解答,希望讀者可以從中了解更多有關冠心病的知識,控製疾病,主宰健康。

問題1.冠心病患者能長壽嗎?

專家解答:

冠心病患者肯定是可以長壽的。生活中多加強預防,了解有關知識,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到醫院複查,合理安排飲食起居,冠心病患者是一定能夠長壽的。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冠心病患者活到八十多,九十多,甚至還有超過百歲者。

冠心病患者除做好自身保健外,患者的家庭成員也應對患者倍加關心,照顧好其生活,及時開導患者,使其精神愉快,家庭的溫暖對患者很重要。總之,隻要全方位不懈地努力定會使冠心病患者走上長壽幸福之路。

問題2.臨床上將心功能分為哪幾級?

專家解答:

臨床上常依據病人勝任體力活動的程度,將其分為四級,大體上可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這有助於選擇治療措施和康複方案,並對病情預後的判斷有重要參考價值。目前通過的是美國紐約心髒病學會(NYHA)1928年提出的一項分級方案,但此方案僅憑患者的主觀敘述,有時症狀與客觀檢查差距很大,同時患者之間的個體存在差異,故1994年美國心髒學會(AHA)對美國紐約心髒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方案進行了修訂,即采用並行的兩種分級方案,其中一種是美國紐約心髒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方案:

心功能Ⅰ級:心髒病患者的體力活動量不受限製,一般的體力活動不引起心慌、氣短或呼吸困難等症狀,為心功能完全代償期。

心功能Ⅱ級:心髒病患者的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平時一般的體力活動可引起心慌、氣短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心功能Ⅲ級:心髒病患者的體力活動明顯受到限製,稍事活動即可出現上述症狀。

心功能Ⅳ級:心髒病患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勞動,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亦可出現上述症狀,體力活動後明顯加重。

另一種為客觀的評估,即通過客觀的檢查如心電圖、負荷試驗、超聲心動圖、X線等對心髒病變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分為A、B、C、D四級。

A級:無心血管係統疾病的客觀依據。

B級:客觀檢查有輕度的心血管係統疾病。

C級:有中度的心血管係統疾病的客觀依據。

D級:有嚴重的心血管係統疾病的症狀。

通過上述兩種心功能分級方案,綜合評價心髒病患者的心功能,但對於第2種心功能分級方案,在各種不同的檢查中輕、中、重的具體標準如何判定,則完全憑醫生工作經驗對其做出判斷,方案對其未提出具體的規定。

問題3.當前冠心病的治療手段主要有哪些?

專家解答:

冠心病一旦確診就必須治療。冠心病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有藥物治療、介入性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三種。

1.藥物治療:包括使用血管擴張劑、鈣拮抗劑、β-腎上腺能受體阻滯劑、抗凝血藥和溶血栓藥、強心藥、抗心律失常藥、降血壓藥、利尿劑、降血脂藥、營養心肌藥、抗休克藥及中草藥等。

2.介入性治療:包括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冠狀動脈斑塊旋磨術,冠狀動脈斑塊切吸術、冠狀動脈內支架術、經皮冠狀動脈激光成形術等。目前應用最廣的介入治療是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冠狀動脈內支架術。

3.外科手術治療:如冠狀動脈搭橋術,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此外,經臨床證明,中醫的針灸、推拿、按摩、飲食等治療方法對冠心病的防治也起著很大的作用。

問題4.心肌梗發病前有什麼樣的前兆嗎?

專家解答:

急性心肌梗死多發生於安靜狀態或夜間睡眠時,盡管其發作突然,但它在發作之前大多有些征兆,凡有高血壓病史和冠心病病史者突然出現下列症狀時,應小心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1)白:心肌梗死發作的同時發生休克,所以麵色蒼白。

(2)吐:心髒發生病變時刺激迷走神經,胃腸道反射性引起惡心嘔吐。

(3)咳:心肌梗死發生後,立即出現呼吸困難、咳嗽,並咳出粉紅色泡沫狀痰。

(4)痛:出現比以往劇烈而又頻繁的心絞痛,或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長達15分鍾以上。

(5)驚:痛時驚恐不安,特別是在口含硝酸甘油或其他抗心絞痛藥物無效時,更覺煩躁不安。

(6)汗:心絞痛發作時大汗淋漓,皮膚濕冷。

冠心病的治療藥物一定要遵醫囑,因為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所以治療時間長,治療藥物和藥量一定要依照醫囑進行,萬不可自行換藥或更改藥量。

問題5.急性心肌梗如何進行家庭急救?

專家解答:

急性心肌梗死多見於年紀較大者,是一種突發的危險疾病,發病前多會出現各種先兆症狀。當發生急性心肌梗時患者本人或家屬可以采取以下家庭急救方式:

身邊無救助者:患者本人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救援到來之前,可深呼吸,然後用力咳嗽,這是有效的自救方法。

家屬在身邊者:不要慌亂搬動病人、背負或攙扶病人勉強行走去醫院,而應讓病人慢慢躺下休息,盡量減少其不必要的體位變動。並立即給予10毫克安定口服,同時呼叫救護車或醫生前來搶救。在等待期間,如病人出現麵色蒼白、手足濕冷、心跳加快等情況,此時應讓病人平臥,足部稍墊高,去掉枕頭以改善大腦缺血狀況。如病人已昏迷、心髒突然停止跳動,家人且不可將其抱起晃動呼叫,而應立即采用拳擊心前區使之複跳的急救措施。若無效,則立即進行胸外心髒按摩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直至醫生到來。

人工呼吸操動作要領:

①病人仰臥,麵部向上,頸後部(不是頭後部)墊一軟枕,使其頭盡量後仰。

②挽救者位於病人頭旁,一手捏緊病人鼻子,以防止空氣從鼻孔漏掉。同時用口對著病人的口吹氣,在病人胸壁擴張後,即停止吹氣,讓病人胸壁自行回縮,呼出空氣。如此反複進行,每分鍾約12次。

③吹氣要快而有力。此時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動後,立即停止吹氣。並將病人的頭偏向一側,讓其呼出空氣。

問題6.老年急性心肌梗要警惕哪些發病因素?

專家解答:

很多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常害怕發生急性心肌梗,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五種類型中最嚴重的一種,對已有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病患者,應預防再次梗塞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影響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的因素很多,最常見的包括:

(1)出血休克。各種原因造成的休克,都可能誘發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2)老年便秘。臨床上,因便秘時用力屏氣而導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並不少見,必須引起老年人足夠的重視。

(3)寒冷刺激。天氣驟然變冷或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會誘發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4)情緒激動。情緒激動會出現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加強、耗氧量增加,冠心病病人會出現心肌缺血、缺氧,嚴重者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

(5)過度勞累。超能力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的體育活動、連續緊張的勞累等,可使心髒的負擔明顯加重,心肌需氧量會突然增加,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6)暴飲暴食。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於飽餐之後,尤其是在進食大量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之後,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脈狹窄的基礎上可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