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沐浴保健法(1 / 1)

沐浴有促進血液循環、煥發精神、舒減壓力的功效。冠心病患者如果生活有自理能力,都應該適當多進行沐浴,但冠心病患者洗澡所用的水溫最好略低於一般人洗澡的水溫,熱水和冷水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沐浴都是很不利的。讓冠心病患者浸入水溫在30~37℃水中,或施行擦浴、淋浴,使身體接受溫水水溫作用的方法,稱為溫水浴。下麵我們就介紹如何進行溫水浴效果會更好。

1.浴麵

將麵部浸入溫水中,用鼻呼氣,呼畢抬頭吸氣,如此反複5~10次;然後用毛巾蘸些冷水擦臉、耳和頸項部,洗後用幹毛巾擦幹;再用手掌擦麵、頸部,直至發紅發熱。

2.擦身

擦身是溫水浴與按摩配合進行的鍛煉。擦身的順序為:臉、頸、上肢、背、胸、腹、下肢。摩擦四肢時,沿向心方向,即從肢端開始,以助靜脈返流。手法由輕到重,時間因人而異,以皮膚發紅、溫熱為度。

3.浴足

兩腳浸入溫水中,此時所用水溫42℃左右為宜,用手或腳相互摩擦,每次1~2分鍾,然後用幹毛巾擦幹擦紅。還可用手指按摩湧泉穴(在腳心前部)、太溪穴(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各30次作用。

4.衝淋

衝淋時開始先用溫水淋濕手足,再用濕毛巾摩擦胸背部,然後在噴頭下衝淋,同時用毛巾擦洗。時間根據水溫、氣溫及個人身體情況靈活掌握。一般為3~5分鍾,在寒戰期前結束。淋畢,宜用幹浴巾擦幹全身,使身體感到清爽、溫暖、舒適。

5.浸浴

浸浴即把身體浸入溫水中。應嚴格根據個人的耐受性來調節水溫。開始可略高,逐步降低,直至所需溫度。水中停留時間一般為0.5~2分鍾。出浴後用幹毛巾將皮膚擦至微紅,以鍛煉後感到精神振作、溫暖舒適、眠食俱佳為宜。浸浴不適合嚴重心律失常、心絞痛發作頻繁、年邁體弱者。

冠心病患者平時最好選擇淋浴,因為盆浴時容易出現血壓下降,心腦暫時供血不足,這是很危險的;也不可飽餐後沐浴,尤其是心肌梗死病人,這是因為進食後,因消化與吸收的需要,心輸出量增加,腹腔髒器處於充血狀態。飽餐後,一方麵加重了心髒的負擔,同時還可使冠狀動脈收縮,血供減少,心肌進一步缺血、缺氧,加重心功能不全。基於上述原因,飽餐後沐浴極易促成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