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識病
胃癌是指發生在胃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其發病原因不明,可能因素有以下幾種:首先是飲食因素。長期食用黴變糧食、黴製食品、鹹菜、煙薰及醃製魚肉,過多攝入食鹽,可增加發生胃癌的危險性。這些食物中含有高濃度的硝酸鹽,易被機體吸收,在胃內被細菌的還原酶轉變成亞硝酸鹽,再與胺結合成致癌的亞硝酸胺。其次可能與多種因素如生活習慣、飲食種類、環境因素、遺傳素質、精神因素等有關,也與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異形增生和腸上皮化生、手術後殘胃,以及長期幽門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關係。那麼,胃癌患者會出現什麼症狀呢?
(1)胃痛
這是最常見的症狀。初期表現不明顯,可能僅僅有上腹部飽脹不適、膨脹或重壓感,有時心窩隱隱作痛,這些症狀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當心窩處疼痛加重,疼痛發作的間歇時間愈來愈短,這說明病變在進展。
(2)食欲改變
食欲減退,厭食油膩肉類,但給以喜愛的飲食,仍能照常進食,晚期則呈厭食狀態。許多胃癌患者常常會有食後飽脹、噯氣等感覺,並且隨著病情發展而越發頻繁地發作,此時患者常自動限製飲食,體重自然逐漸減輕。
(3)惡心、嘔吐
早期胃癌患者可有輕度的惡心症狀,隨著腫瘤的增長可出現嘔吐。而嘔吐的發生與癌瘤的生長部位和大小有關。
(4)嘔血和黑便
小量的出血在早期的胃癌患者身上就可能出現,由於出血量較少,肉眼難以見到,隻有利用顯微鏡才能發現,因此非常容易忽略。當腫瘤破潰浸及血管時,可有較大量的出血,鮮血被胃酸作用而成褐色,所以患者排便時有黑便或像柏油一樣顏色的大便即我們常說的柏油便。
(5)其他症狀
至晚期可出現厭食、體重減輕、進行性貧血、幽門梗阻、持續黑糞、腹水、上腹腫塊、惡液質等症狀。
健康主張
胃癌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內科治療為輔。外科手術仍是目前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同時,化療放療配合手術,強調術後化療是一種科學的治療方法。值得提倡的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與保健。
(1)注意飲食衛生,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蔬菜;多食肉類、魚類、豆製品和乳製品;避免高鹽飲食,少吃鹹菜、煙薰和醃製食品,不食黴變食物。
(2)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特別是有腸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胃潰瘍、惡性貧血、胃息肉等要積極治療。
(3)避免多吃過度刺激性飲食。節製煙酒,定時飲食。飲食適度,防止暴飲暴食,以減少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生。
(4)不吸煙、少飲酒。吸煙與胃癌也有一定的關係,煙霧中含有苯並芘、多環芳香烴、二苯並卡唑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粘膜,損傷粘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同時吸煙,其危害性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5)保護食用水的衛生。因為被汙染的水源中含多種致癌的金屬離子,所以一定要用正規的自來水,農村地區盡量使用井水。
(6)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注意休息,避免情緒激動與精神緊張。
食療小提示
方法一:魚米粥
陳皮9克,烏賊魚骨12克,豬瘦肉50克,粳米適量。用陳皮、魚骨與米煮粥,煮熟後去陳皮和烏賊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鹽少許調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
方法二:豬血香菇湯
鮮香菇500克、豬血250克,食油、蔥、薑、蒜、鹽適量,常規燉湯即可。食用,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