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十章(1 / 2)

太後年輕的時候也曾冠寵後宮,並為先帝封為雲貴妃,誕下當今的聖上和心和公主。先皇曾三月踏足於懿寧宮,不曾去過其他妃嬪的寢宮。這在後宮是多大的殊榮啊。

皇後早逝,是以後宮之中可說是雲貴妃掌權,而她的母家也因著她的恩寵,在前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雲家一時之間,成了息國最為尊榮的世族。

但凡恩寵,總是會有個盡頭的,尤其還是皇宮裏的。

而雲貴妃的失寵,卻源於一個叫詩韻的江南女子。

那年皇上微服私訪,路至江南,並在江南結識了采蓮女寒詩韻,驚於其如蓮般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甚為喜愛。

百般追求之下,才結識了寒詩韻。

皇帝表露身份想要將她帶回宮中,封為妃子。不曾想詩韻寒微,性子卻極其剛烈,不願做那皇宮裏的金絲雀,隻求皇帝記得便可。

皇帝無奈,一番雲、雨後就踏上了返都的路。

至此之後,卻是人在神都,心念詩韻。就是連後宮也是甚少踏足。

雲貴妃不明所以,派了人暗暗打聽,才知道皇上原是在江南丟了魂,心中甚是不平。

不過一年,詩韻傳信於皇帝,誕下男嬰,皇帝甚喜,丟下朝政,借口微服江南,實則卻是去看詩韻母子。

這些,雲貴妃都是知曉的,卻也莫可奈何。帝王的心若是不在你身上了,那是想留也留不住的。

而後,皇帝下江南的次數越發的頻繁,朝中事物盡有雲貴妃的父親,宰相雲之硯一手掌控。

好景不長,不過幾年,皇帝因病逝世,臨終前還在念叨著詩韻母子,並在床頭囑咐雲貴妃以及宰相,在其駕崩後,將詩韻母子接回神都,其母封為寒貴妃,其子封為江都王,賜封地益州。

囑咐完這一切就撒手而去了。

雲氏身為貴妃,麵對丈夫的背叛,卻還要將那個孩子接回來照顧,心中委實有苦難言的。

不過皇帝當著眾大臣的麵下了遺詔,便是她不肯,也是無可奈何的。

其後,新帝登基,藩王分邑,詩韻和孩子又從神都遷往益州。

當年,那個孩子也就七歲光景吧,這一晃便是十餘年過去了。

想到那些陳年往事,如今貴為太後,一國之母的雲氏,心中依舊是有些不悅的。

是以,當眾人都看向她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太後對此事的不滿。

“皇奶奶,不如我們先開宴吧。”蘭曦嫵見太後的臉色似有不妥,撒嬌著說道,“阿嫵一早起了就給皇奶奶祝壽來了,如今都快晌午了,阿嫵可是連一口飯都沒吃呢。”

“好,咱們開席。”太後一聲令下,眾人各居其位,隨後侍從宮女魚貫而入,端著精美的餐碟,紛紛擺上席麵。

而從始至終唯有蘭曦嫵,一直是坐在太後的身旁,和太後說著話,不時逗著太後開心。

眾大臣及其家眷分別坐在他們應做的位子上,密密麻麻,風景煞為壯觀。

蘭康的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醇親王後麵的魏國公,隻是卻不見魏國公夫人。按理說,太後親自相邀,即使是在前朝有什麼不愉快,魏國公夫人也是會來參加太後的壽宴的。

且這次,魏國公夫人應看得出來,太後是想從中做和事之人,替皇上和魏國公將此事化解。

是以,魏國公再是如何生氣,也是會叫上他的夫人,一起來的。

想到這裏,嚴陽王蘭康的麵色略有沉思,他想叫蘭曦嫵問下太後,可否知曉此事,但這個女兒生來就是個不聽話的主,指不定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想想隻能作罷了。

宴過半荀,隻見魏國公突然站了起來,朝著太後問道:“太後,臣的內人今日一早就被太後宮中的侍女傳召進了懿寧宮,如今都過了晌午了,也不見氣蹤影,臣思妻心切,可否請太後告知臣妻的下落。”魏國公寵妻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如今魏國公用了這樣的理由,在眾人眼裏也不過是魏國公愛妻的原因,也不曾料想這話語中的玄機。

“魏國公夫人一早是進了本宮的懿寧宮,”太後也不否認,說道,“本宮見夫人絲絹上的花樣繡的精巧,就強留了夫人在繡房替本宮趕製一幅。也怪本宮糊塗,一時高興竟忘了今日生辰,魏國公也是要夫人相陪的。”

太後的話說的輕巧,一則是告訴魏國公,夫人還在她那,隻是因事還不能前來。二則今日是太後的生辰,魏國公如何都不要忘了禮數才好。

“臣……”

“魏國公想來是在怪本宮強留了夫人,不如本宮這就命人帶魏國公前往繡房,也可證實本宮所言非虛。”魏國公還沒有提出想要去看夫人,話語就已經被太後打斷。

若是魏國公先行說出,那麼太後也不好拒絕,畢竟一個丈夫想要看一下自己的妻子,這是最為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這話卻被太後搶了去,太後甚至說去要帶人請魏國公前去。

魏國公若真的前去了,那麼也就是不相信太後所說的話,心中默認太後糊塗,強留了魏國公夫人。是以,魏國公是萬萬不能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