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夢誰先覺(1 / 1)

3、現世寶

從黑暗到黎明,那濃重多變的色彩似乎正需要這樣的沉默,滿愜意的,又黑又暖,然而,大概也知道差不多該起床忙活了,睡眠總是不踏實——忽然,頭頂上好像有什麼東西碰了一下,不對,是頭頂之外,他們的床就靠著大大的窗兒,是在敲窗兒……窗兒終於關上了,又來了,是伏翼?也不是,伏翼總不聲不響地悶到你身後,柳生無聲無息輕得像幽靈,一心穩而不驚乍……莫不是老大?他這個人,既理智又敏感,既果斷又慌亂,既暴力又安靜,那個蟹殼已經漸漸硬朗,又威風又實用,然而這動靜要歸他來鬧,又太輕悄,太娘兒們啦!倒像是糖二,大概是吧,然而,他在敲窗兒,那我在哪兒?這尚未細細考究出來,那糖二終於不敲窗兒了,大概是不高興裏麵沒給他反應,於是就一刻兒不停地倒持,爬到上麵就撒下了一把沙石,簌簌地往下落,後來這落下的聲兒擴散開去,又變成了潺潺的流水聲兒……園心的陣眼兒?錚錚淙淙地響了起來……蘭町在敲琵琶!它散成無數小點兒,到處蓋滿——嗬,別胡思亂想啦,沒有人,隻是下雨了。

他倒是有些兒喜歡雨,冷雨敲窗兒的景致顯出清越慎獨的氣質……就像大哥每次帶著海風的鹹味歸來,站在他床頭,然而,總也不會帶他——小二子,你聰敏浪漫,激情勃發,骨子裏又是兆家男兒的剛強大氣,所以最好不要學大哥,光靠練兵打仗,在未來是救不了國的,大哥撐著就是等你來接力啊!大哥行色匆匆,疲憊滄桑得就如同他們的父輩,然而父輩已經絕望了、放棄了,大哥雖然失望,但仍在堅持。那時候,他和曹叔哥、段伯哥等人就著悄悄的殘夜,談著、歎著、哭著、喊著……嫂娘無聲無息地溫一壺兒殘酒,撥一撥燈芯兒,外麵嘀嘀嗒嗒的冷雨敲窗兒。

於是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就他們家,最早的時候,先是父親在踢騰舒展,那是關於清政府開展為富國強兵而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以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辦理洋務運動的核心人物是李鴻章。而天津教案後,李鴻章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持欽差大臣關防辦理所有天津洋務一切事宜。自此,天津成了北方的洋務中心,開辦了一係列的洋務事業,而父親和許多熱血誌士一樣,馬上輾轉追隨而來,成為其中的中堅分子。首先是大力擴充由崇厚於同治七年創辦的天津軍火機器總局。經過5次大規模擴充建設,從國外購進大量先進機器設備,至1893年,天津機器局成為包括機器製造、基本化學、金屬冶煉、鑄造、熱加工、船舶修造等大規模軍工企業,能夠生產製造車床、鍋爐、洋槍、洋炮、彈藥、水雷,還曾試製成功挖泥船、潛水艇。雇用工人3000,並附設水雷學堂、電報學堂,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工廠。為興建北洋水師,1880年,他們又創辦了北洋水師大沽船塢,1881年即開始接修北洋水師各種艦船,還組裝和製造一些小型船舶,並能夠生產大炮和軍火,是北方最早的船廠和重要的軍火工廠。那時還沒有他,然而大哥就是泡在這些兒中出生、成長、乃至堅剛成型的。

漸漸地,父親的激情不知不覺地磨損消退,等自知自覺時,就退出了軍事工業,轉向了民用工業,那時天津衛創辦了如采礦、冶煉、紡織以及中國最早的鐵路、電訊、郵政和大規模航運,設立了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華洋書信館、天津電報總局。1887年,李鴻章將開平鐵路公司改名為天津鐵路公司,是為中國最早的鐵路公司。1887年,又設立了近代化鑄幣廠天津機器鑄錢局……父親開始懷舊戀古,於是他選擇的景德鎮老家的祖業:陶瓷冶煉。嫂娘也終於有機會出現在他們的生命裏!隻是青梅尚早,竹馬已發。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再一次落敗。洋務運動富國強兵的童話也徹底破滅!第二年,曹景跟著段祺瑞加入了袁世凱督練的小站練兵,而大哥因為海戰的刺激,童年的熏陶,加上家境最為寬裕,沒有後顧之憂,遂加入了又苦又險的清水衙門水師,跟隨一生孤獨忠勇的艦長薩鎮冰。父親已耗盡了熱血和激情,從他的時代潮流中黯然退下,而緊接著,號稱軍事救國的北洋軍團開始興起——

嫂娘說,小二子,你哥要你讀書,是想告訴你,其實知識就是一切,我們必須從書本裏學習,尋求生活技術,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中國人之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文盲,因此中國才出乎意料的貧困。然而,知識倘若無非是盲從,那就真正是悲哀。就像嫂娘,如果隻是把防龍尊做成一種工藝,固然可以富餘了自家,然而,於民族國家仍是無益,你哥的軍功,也是如此,我們需得把自己的本事學識,冶煉成一種文化,合成在中華已經僵化的傳統文化中,重新激活它——文化、文明的重建,才是人心、精神的重建。救國救民,不是救一戰之勝負,不是救一時之貧富,而是要救我們墮落、僵死、潰散的文化文明啊!隻有這樣,中國人才有盼頭、有活路,有共同努力的方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