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賣藝的爺(2 / 2)

一個場內是一個大圈兒,四周用布圍上,入口處有一個女人在吆喝,“看雙頭人啦!”再看那布牆上,還畫著一幅美女圖,隻是那畫上的美女卻長著兩顆人頭,洋少爺猶豫了一下,決定跟著摜熟的觀眾,一處一處遊蕩著看下去。漸漸地,他倒看出點意思來了,這撂地表演無奇不有,有的以獵奇取勝,如:有表演吃草的,吃玻璃的,吃帽子的,也有他十分熟悉的拉洋片兒;有的靠的是紮實的練家子,如:練兵器的、對拳的、徒手碎石的、一石二鳥打彈弓的、蒙眼飛刀插美人轉盤子的……洋少爺看著這些走江湖的奇人奇藝流連往返,他也謹記《水滸》裏的江湖最講究的就是仗義疏財,於是大把大把地撒著錢,盼著結交上幾個病大蟲薛永。

再有就是耍雜一流,如吞鐵球,把一對鐵球吞進胃裏,走幾步,還聽見鐵球在胃裏叮當做聲,再把鐵球吐出來,鐵球上還帶著鮮血,誰敢說是假的,他就讓你也吞吞看。更不忍目睹的,就是吞寶劍了,一把三尺劍,放在嘴裏,眼看著一點一點吞進肚裏,那情景,沒有點膽量是不敢看的。對這些,洋少爺倒不甚感冒,他遊曆各國,見識淵博,這些耍雜的奧秘和原理大都瞞他不過。

而南市食品街又容納了各地品類繁多的風味小吃,五滋六味俱全,雅俗共賞,長少鹹宜。隻要有錢,喝了,馬上有兜售的送上冰鎮梅湯;餓了,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發祥麻花換著吃,這“天津三絕”做主料,香幹、果仁、柿子、棗,這些小零嘴兒也是盡揀著頂尖的送上,讓他變著法兒換著嚐……

洋少爺的眼耳口鼻膽全都被塞都滿滿當當的,伺候得舒舒服服,儼如中華美德中的熱情好客——隻要你舍得花錢。

都說好戲在後頭,最熱鬧的場地要數最後出場的戲耍傀儡。這邊的場地一清,鑼鼓兒一響,其他剩下不多的幾個攤兒連忙匆忙結束了,其他藝人們也都收場子過來捧場,顯然,這壓軸兒的是個不同凡響的正主兒。洋少爺以錢開路,又搶到了個最前麵的正座兒,興致勃勃地等著。

然而,鑼鼓都響過三遍了,仍不見藝人上場,觀眾們開始不耐,就算是個大牌兒,但演藝人員自然得有演藝人員的職業道德。這時,就見“紙高帽”連忙搶上來,一本正經,團團拱手後,一低頭拆下了紙高帽,一下子露出了腦門上的月牙光頭,原來折在帽子裏豆莢幹一樣的花白辮子也露了出來,眾人轟然而樂,洋少爺坐在首位,眉頭馬上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