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麵部的科學保健(1)(2 / 3)

大體說來,流淚是一件對身體有好處的事,不管是悲傷垂淚,還是喜極而泣,隻要有流淚的欲望,就好好哭一場吧,把心裏的鬱悶與苦惱發泄出來就好了。但是哭得太多會損傷記憶力和注意力,甚至降低人體免疫力,所以流淚也要適可而止。

眼睛常見的4個問題

眼部常見的問題主要以下幾種:

1.眼袋

眼袋的形成有多種原因,比如晚上喝水過多、熬夜等,一旦消除這些因素,眼袋也就不見了。但是有些人準時睡覺,從不熬夜,夜間也沒有喝太多的水,但早上起床時,仍然會出現大眼袋,這是為什麼呢?

中醫認為,下眼皮正是小腸經的循行路線,它跟三焦、小腸、腎都有關。這裏出了問題多是陽氣不足,化不開水,水液代謝不掉,這屬於寒邪造成的疾病。

2.眼前發黑

眼前發黑大多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是由於一個人體位突然改變引起低血壓所致。當人蹲著時,腰和腿都是屈曲的,血液不能上下暢通。如果此時猛地站起來,血液便快速往下流去,造成上身局部缺血。腦子和眼睛對氧氣和養料的要求特別嚴格,來不得半點鬆懈,短暫的供應不足,也會使它們的工作發生故障,因而會有眼前發黑、天旋地轉的感覺。如果身體本來就虛弱,情況就會更嚴重些。不過,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驚慌,不必去醫院。頭部供血不足,心髒會馬上加緊工作,把血液輸送上去,用不了多久,人體就能恢複正常了。當然,站起時,不要動作太猛,盡可能緩慢一些,讓血液不要下流得過猛,心髒供血就能跟上,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

3.目眩

目眩是指視物昏花迷亂。比如蹲後起立,忽覺眼前一片烏黑,或黑花黑點閃爍,或如飛蠅散亂,俗稱“眼花”。中醫認為心主神明,神散了看東西就會老花。一般來說,如果偶爾在站起來時有昏眩感,則問題不大,隻需多按按中渚穴便能見效。中渚穴在手背的第四掌骨上方,離小拇指和無名指指根約2厘米處。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別上下用力揉按此穴,先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呼出,約按壓5~7秒。做完之後,再換另一隻手,按同樣程序做一遍。每隻手做5次。

對持久性目眩,常伴有頭暈、惡心、嘔吐、耳鳴和出汗等一係列症狀,則不容忽視,因為這很可能是腦血管疾病發作的征兆。

4.眼皮跳、眼皮耷拉

不少人都有過眼皮跳的經曆,民間常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其實,眼皮跳和用眼過度或勞累、精神過度緊張有關,比如用電腦時間過長、在強光或弱光下用眼太久、考試前精神壓力過大等。在中醫看來,有時候眼皮跳是脾的問題。我們常見一些老年人會出現眼皮耷拉下來的情況,眼皮為脾所主,眼皮跳、眼皮耷拉說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現問題了。

保護眼睛的小竅門

眼睛不僅使我們能識別萬物,欣賞秀美景色,還能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眼睛是人健康的標誌,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眼睛。下麵介紹一些眼睛保養法:

(1)轉眼。經常轉眼睛有提高視神經的靈活性、增強視力和減少眼疾的功效。先左右,後上下,各轉十多次眼珠。需要注意的是,轉動眼珠,宜不急不躁地進行。

(2)用冷水洗眼。眼睛幹澀時,有人喜歡用熱水來蒸眼洗眼,覺得這樣很舒服,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用熱水洗眼睛,雖然暫時能感到滑潤,但過一段時間就會感到發澀。眼睛用冷水洗是最好的,雖然剛開始時眼睛發澀、不舒服,但過一段時間就會感覺很舒服。

(3)按摩“後眼”。晚上走路的時候,我們總感覺到身後有人跟著,之所以出現這種感覺和“後眼”有關。在後腦勺正對眼睛的地方,有兩個橢圓的凹陷,這就是“後眼”。在眼睛幹澀、疲勞時按摩“後眼”,症狀會很快得到改善。

(4)食療護眼。視疲勞者要注意飲食和營養的平衡,平時多吃些粗糧、雜糧、紅綠蔬菜、薯類、豆類、水果等含有維生素、蛋白質和纖維素的食物。

此外,木瓜味甘性溫,將木瓜加薄荷浸在熱水中製成茶,晾涼後經常塗敷在眼下皮膚上,不僅可緩解眼睛疲勞,還有減輕眼袋的作用。無花果和黃瓜也可用來消除眼袋,即睡前在眼下部皮膚上貼無花果或黃瓜片,15~20分鍾揭掉。生薑皮味辛性涼,食之可以消水腫、調和脾胃。

七彩顏色是養護眼睛的好方法

眼睛是我們最重要的視覺器官,我們看東西都要靠一雙眼睛。大自然的各種色彩使人產生各種感覺,並可陶冶人的情操。不同的顏色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情緒,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應該多看那些讓人感覺舒服的顏色。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紅色表示快樂、熱情,它使人情緒熱烈、飽滿,激發愛的情感;黃色表示快樂、明亮,使人興高采烈,充滿喜悅之情;綠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裏有安定、恬靜、溫和之感;藍色給人以安靜、涼爽、舒適之感,使人心胸開闊;灰色使人感到鬱悶、空虛;黑色使人感到莊嚴、沮喪和悲哀;白色使人有素雅、純潔、輕快之感……總之,各種顏色都會給人的情緒帶來一定的影響,使人的心理活動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