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綱就站院子中央高聲宣布:時辰已到,出殯!
頓時,來參加喪禮的親朋好友中的男人們,都擁到經匣旁,幾十雙手臂一起輕輕托住,把經匣及經匣中的馬德彰給抬動了起來。眾人將經匣抬出院外,把它安放進了那停在街上的花架子裏。大家又一起動手把綠色的綴滿經文的罩布蓋好。馬德綱直起腰杆,仰頭扯開嗓門大聲吼喊一聲:孝家前行,出殯了!
十六個爺們抬起扁擔緩緩起身,那架子就慢慢跟著升高了起來,象一座彩色的房子從地下冒了出來,給人一種恍惚的幻覺。因為按照規矩架子隻要抬起就不能停步,必須一口氣到達墓地。那就需要抬架子的人頻繁地更換休息。馬德綱興奮地左看右招呼。他看到在架子周圍已經簇擁了不少隨時進行替換的人。他有些得意,他向南瞅去,想看看陳老三現在是個什麼樣的形態?他的目光在人群裏匆匆掃了二遍,沒有發現陳老三的蹤影。
百盛率領著自家的親屬走在前麵。他們的背後就跟著盛了馬德彰埋體的架子。百盛他們在前麵走,架子就在後麵緊跟。架子剛一起步走動,不知誰的大嗓門就發出一聲吼喊:聖泉街的老少爺們出來吧! 剛才還人跡稀少冷冷清清的街道,不一會就變得熱鬧起來了。
北麵山坡的亂石崗王八崖西就是馬德彰的墓地。這隻隊伍的行進路線就是穿過聖泉街的中心向北而行,有大約七八百米的樣子。百盛走在隊伍的前麵,邊挪動腳步邊透過眼裏模糊的淚影就看到,一家一戶的院門裏,一個個街口的拐角處,人們出來了,一個,二個,三個……。從各家各戶裏出來的男丁爺們都擁到了架子旁邊,新來的替換下了舊到的,這架子一步也不停歇地緩緩向前流動。
馬德綱看著從四處湧出來的越來越多的街鄰,他也激動不已了,扯開嗓子大喊:孝家謝了!百盛就和他家的親屬們,折返身對著抬架子的街鄰友人伏身叩拜。隊伍往前走一段,馬德綱又忍不住激動地大喊:孝家謝了!百盛他們又回身伏地叩謝。
綱,別謝了,咱朝前走吧!
抬架子裏有年紀大德人發話了。眾人又七嘴八舌呼應。馬德綱看看眾人齊心協力,勁頭旺盛,他的眼淚也忍不住落了下來。他用帶著哭腔的聲音高聲叫道:德彰大哥!咱向前走了!
寶泉和他父親也己經加入到隊伍中來了。他看到除了自已認識熟悉的街坊鄰居,還有很多麵善卻又不相識的人,他一心思恍然大悟,這個抬架子的隊伍中還有很多河西街的男人。這讓他有些不解和疑惑了。隔了一條河的兩條街,就象兩個村莊,一個村上的公事轟動了兩個村上的男人共同出動了,這樣的事太稀罕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因為人多,接過架子沒抬幾步就有人搶著過來替換了。 寶泉夾在人群中,在被換下來的時候,他就看到太陽正從隊伍的後方明晃晃照射過來,照得每一個人的頭上身上亮晶晶的。那巨大的架子在強光的映照下,卻又模糊了細節,隻能看出那是個巨大的影子。這股巨大人流的頭臉上泛著的亮光又象是閃動的點點波光,寶泉覺得這就象一股氣勢磅礴的洪流,正托浮著一艘大船向北山洶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