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叫大簍!
你娘昨晚摟誰睡覺?
俺大!
眾人聽到這便是一陣哄笑。馬德綱上前佯裝喝斥眾人:去去去,別欺負大簍!他又對大簍說:你這挑子挑哪去了?上七裏鋪趕集去了?大簍站住了,挑著的扁擔在他的肩上慢慢晃悠著,兩邊挑著的東西有節奏地輕輕悠蕩著。他認真地說:俺挑了就來了,俺的鞋濕了!馬德綱低頭看,果然大簍腳上趿拉的破棉鞋上有濕的水印,估計是踏進河裏的水窪裏了。
你是今天遇邪了吧?快,快挑到裏邊去吧!馬德綱埋怨他一句催著他進到堂屋裏去了。
在西屋坐著等待的換水洗禮的師傅們也出來了。他指揮著女孝家們從屋裏都退出來跪在外邊。又讓大簍提進去了兩桶燒好的皂角水,門就關上了。中間大簍又出來倒了兩次衝洗完畢的廢水。約摸小半個時辰的功夫,料理完畢了。馬德綱又招呼著孝子親友進屋瞻仰遺容。
百盛看著父親麵容慘白刮淨,雙眼安祥地閉著,止不住眼淚又撲簌簌地落了下來。馬德綱和幫忙的人把他們催促著往外趕,邊趕邊說:不能哭了,阿訇都來了!就這樣,把這夥悲傷的家屬都趕到屋外。門又關上了。料理的師傅要為馬德彰穿戴齊整色凡。很快,馬德綱又在師傅的指導下,招呼了幾個親朋進去,一塊把馬德彰安放進經匣裏。大家又一起合夥把經匣抬到院子裏,擺放在院子正中。請的阿訇都到了,三位阿訇站在經匣的西側,百盛及親屬都在經匣的東邊,麵朝西而立。經匣的上麵一個香爐裏燃著一株芭蘭香,靠近阿訇的一邊擺著一本用白布包起來的經書。
殯禮開始了。三個阿訇分別依次誦讀《古蘭經》:
祈求真主饒恕活著的和死去的人,大的和小的,男的和女的,並祈求活就活在安拉的召喚下,死就死在伊瑪尼的根基上。
三個阿訇目光低垂,神情寧靜詳和,誦經的聲音抑揚頓挫音句相連,語調悠揚,真就象歌曲一般唱來的。阿訇誦經完畢,下一節開始向親屬施傳經禮。百盛第一個走上去,親手從北邊第一個阿訇手裏接過了那本白布包著的經書,雙手輕輕地捧到自己的麵前,虔誠地聽阿訇誦經。等阿訇誦完一段經文,百盛又把經書傳交給下一位阿訇,阿訇接過經書念誦完一段經文,又把經書傳交給他。依次,最後交到第三位阿訇手裏,阿訇就把經書放回到經匣上。接下來再有親屬依次地上來接受傳經。第二個接收傳經的是馬德彰家老家來的侄子。
傳經漸漸接近尾聲了,馬德綱卻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在人叢裏來回穿梭,一會出去望望,一會進來有話想對誰說,欲言又止。終於忍不住了,他對跟著他幫忙的人說:你去看看架子怎麼還沒到?他雖然說話的聲音不高,可他處在人們中間說的,還是有很多人聽到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到馬德綱這裏,又從馬德綱這裏投向了院外。這時,傳經禮已經結束,院裏忽然寂靜下來,然後又像水突然沸騰了一樣,大家交頭接耳,一些不明事理的賓客就去四處詢問。一時,百盛的心裏也是七上八下了。他又去用目光在人群裏尋找楊校長。他看到楊校長也正用淡定的眼神望著自己,自已突突亂跳的心裏也硬硬地踏實點了。
就在這時,馬德綱那幫忙的侄子跑進來了,氣喘籲籲地大聲叫道:架,架子來了!有好事的人就從院子裏跑出來了,站到南邊的開闊處向西瞭望。人們就看到在河灘裏,黑壓壓的一群人正抬著那鐵紅色的架子涉水過河。河裏己經結了冰,一雙雙腳踏在坎坷不平的河道裏,就給架子帶來了上下不平的起伏。那頂碩大的架子晃動著,那抬架子的人們嗬出的濃重的霧氣就象它掀起的波濤,滾滾地向前湧來。來了!來了!很多人也為這氣勢豪邁的滾滾人流的到來而興奮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