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虛名(2 / 2)

齊青林緩步到了稻田邊,眼含熱忱的看著在微風中搖晃的稻子,對跟在身後的於孝謙道:“懷遠覺得這稻子長得可好?”

“好,好……”於孝謙激動的連連點頭。

便是在他的家鄉,他也從未見過長得這樣好的稻子。

“嗯。我致仕後四處遊曆,偶得一種稻之法,借了蕭夫人的錢財、田地試驗,這些便是成果了。”

齊青林這話說的其實不太靠譜兒,他是一朝首輔,想種個地還用借別人的錢地?

不過這話於孝謙想都沒想就信了。

一是這南稻北種古來從未有過,想來也隻有齊青林這樣的人物才能想得出來,並且還真試驗成了。

二是齊青林雖身居高位,但滿朝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清廉的。當日掛官求去時也是將皇家的賞賜都留了下來,真真正正的身無長物,如閑雲野鶴一般說走就走了。

隻留了一座靜泊園。

那園子的買家叫林寧,就是今日所見的蕭夫人。

齊青林歸隱時將所有財物全部交了國庫,除了靜泊園,足見他對這園子的喜愛,沒想到說賣就賣了。

現在又說借了這位蕭夫人的錢和地試驗糧食。

一切便順理成章,水道渠成了。

齊青林真的是忠心大顯,心懷百姓的典範啊!

為了研究水稻北地種植之法,解朝廷百姓之憂,甘願賣掉心愛的宅子,這是何等的情操,何等的高風亮節!

於孝謙崇拜熱情的眼神看得齊青林心裏發虛,拿眼睃了一下林寧,見她遠遠的站在一邊,正衝他微微一笑。

既已答應擔了這虛名,那就得一條路走到黑了。

齊青林心頭發苦,越發後悔昨日答應了林寧。

這虛名累人,更何況,他這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咬了咬牙根無視了於孝謙的眼神,“這水稻自五月種植,現近中秋,稻子已然成熟,正要收割。今日便請懷遠及青州官員、附近的鄉紳耆老作個見證,記錄田地產出情況,以奏報朝廷。”

齊青林早就請了附近村鎮頗有善名的鄉紳舉子,年高德昭的望族老者,就是為了收割時作了見證,將來向朝廷遞折子時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將來真若是推廣時也省些力氣。

“若出產豐厚,或可在北地推廣,如此,我大顯何愁不民富國安?”

齊青林這話帶了些喟歎。

他雖掛官求去,但到底還是心係大顯,心係百姓。

能看到百姓生活富足,大顯國力強盛,此心甚慰。

“先生不愧一代名臣,為我等效仿之典範!”於孝謙及其他官員無不讚美。

齊青林強忍住心頭的抑鬱感,這事兒又不是他做的,憑白擔了這麼個名頭,可真是讓人汗顏。

不過主子臨走前的意思非常明確,讓他們都聽夫人的。

他就隻能厚著臉皮受下來了,這也算是忠於君事,這樣一想也就好過了。

於孝謙當即點了青州的兩名書吏,抬了桌案,拿了筆墨,在一旁準備記錄,又與青州的同知、學政等商議一番,坐在一旁,瞪大了眼睛準備當見證。

齊青林側眼看了看林寧,見她微微頜首,便道:“開始吧。”

於孝謙當然看到了齊青林這個動作,越發覺得林寧的身份撲朔迷離,神秘莫測,對林寧的重視程度又上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