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轉戰江南(2 / 2)

黃巢不愧是塊領兵的料,僅僅三個月,起義軍便攻下了福州。

大概是黃巢屢試進士不中,對儒者頗為同情,因此當農民軍進入福建後燒官府、殺官吏,但凡自稱為儒者的皆釋而不問,當起義軍經過崇文館校書郎黃璞門前時即下令說:“此儒者,滅炬弗焚。”

攻下了福州,黃巢終於睡了一個好覺,現在,總算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想起這半年,黃巢不禁惆悵萬千。

在剛渡江南下時,他在江西一帶活動過,後來,又試圖進軍江浙,那裏商業繁榮,兵力稍弱,正可謂錢多兵少,正是起義軍乘涼的好地方。

可是,當黃巢領兵抵達時,卻發現,唐軍也不是吃素的,早就做好了準備,荊南節度使,老將高駢調為鎮海節度使,正在江浙那裏等著他呢!

狹路相逢,黃巢就地拉開戰勢,與高駢展開了殊死較量,連吃了數場敗仗,損失是很嚴重的,倒不是死了許多兵,那些兵是隨時隨時可以補充的,而是一些從他起事時就跟著的骨幹開始動搖了信心,向高駢投降了。

這裏麵,有個畢師鐸,是黃巢的老鄉,老鄉老鄉,背後一槍,這次叛變隻是畢老師向黃巢開的第一槍!

大敗的黃巢這才不得不展開了第二次轉移,這次,就像紅軍翻越雪山一樣,黃巢領著部隊在浙江與福建之間的仙霞嶺叢林裏披荊斬棘,開七百裏山路,直抵福州。

那段日子,黃巢現在想來,都有些頭昏腦脹,苦啊,簡直比他當年販私鹽還要苦!

眼下,總算可以喘上一口氣了。

其實,和黃巢一樣,朝廷更是鬆了一口氣,現在終於將草賊趕到南方去了,

現在可不是山高皇帝遠,而是山高強人遠了,黃巢走的越遠越好,最好跑到台灣去,要是黃巢肯到南洋去發展,李儼都願意為他支付差旅費。

於是,黃巢一南遁,朝廷連忙調集兵馬,宰相王鐸任為荊南節度使,駐守江陵,這下,長江中遊有王鐸,下遊有高駢,朝廷有足夠的信心可以將黃巢擋在南方了!

隻要敵人離自己足夠遠,似乎就可以從精神上物質上忽略他,更何況,黃巢奔的還是嶺南。

要知道,嶺南,是朝廷頭頭們再熟悉不過的了,他們沒事閑的慌時,就會將他們討厭的人發配到那塊鳥不拉屎的地皮,比如柳宗元,韓愈。

所以,等黃巢進軍嶺南時,朝廷的頭頭們都笑了,鹽販就是鹽販啊,當個反賊還自己把自己給流放了!

長安城的頭頭們甚至相信,南方多毒物,黑質而白章的異蛇,善於傳播俐疾的鬥大蚊子,殺人於無形的瘴氣,它們會幫大唐好好招待那幫反賊的。

其實,這的確是黃巢所困擾的!

眼下,估計連黃巢自己,也差點認不出自己了,他已經不是以前剛入江湖時的那個拳上能站人,臂上能走馬,胸口碎大石,闊嘴開瓶蓋的大漢了,現在,他已經變得又黑又瘦,毫無疑問,南國的陽光毫不留情,嶺南的水土又讓他極不適應。

黃巢還沉浸在悲憤與糾結中時,春節,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悄悄的來臨了。

這是黃巢平生第一次在外過春節,而且是在貧瘠荒涼的嶺南,其實這些,黃巢都覺得無所謂,因為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百裏之外的那個富饒之都:廣州!

879年,正月,黃巢和所有的南方子民一樣,正沉浸在新春的喜悅中時,高駢部將張璘、梁纘在一個夜晚,率領五千鐵騎,襲向了毫無防備的起義軍。

倉促間,黃巢慌忙應戰,一再失利,灰頭土臉的逃進廣南,包圍了廣州。

在此期間,黃巢曾寫書信給浙東觀察使崔璆、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懇求為天平節度使。

二人因懼怕黃巢的威勢,極力向朝廷申奏,但朝廷不許,於是,黃巢自己上書,求為廣州節度使,朝廷卻隻授予率府率。

第一次求和失敗,黃巢徹底的憤怒了!,一邊大罵朝廷,一邊調兵遣將,準備急攻廣州。

九月,黃巢經過大小十餘次的浴血奮戰,終於占領了廣州,殺節度使李迢,並進而攻占了嶺南一些州縣。

黃巢在廣州自稱“義軍都統”,並發布四方檄文,斥責朝廷“宦豎柄朝,垢蠹紀綱,又指責大臣與中人賂遺交構狀,銓貢失才”,提出“禁刺史殖財產,縣令犯贓者族”,檄文所說,史稱“皆當時極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