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黃巢上位(2 / 2)

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肯定了黃巢的軍事戰略主張:絕不招安,確立了黃巢在草軍中的領導地位(他說了算)。

在這次可以在草軍軍史上占據重要位置的會議上,達成了重要決議,草軍要政府化,結構化,會後,草軍開始設置了文武百官,不難想像,很多官員是隨便安排的,草軍裏多是鹽販農民,地痞流氓,這一下,全成了黃巢臨時政府的高官,估計文盲宰相,白丁翰林也是不在少數。

但這並不重要,黃巢已經通過此次人大會議,向全軍釋放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我們現在是臨時政府,可是隻要我們打進長安,大家都可以名正言順的當上新朝廷的幹部。

為了慎重其間,黃巢又給自己的臨時政府設了一個年號:王霸,聽起來夠霸氣,但是,由此可見黃巢這些年,確實已經荒廢了文化學習,霸氣有餘,讀來難聽,讀著讀著,有點像王八。

接著,黃巢還給自己封了一個牛叉的名號:衝天大將軍!不用多想,就能聯想到他當年在長安城外做的《不第後賦菊》裏的詩句:衝天香陣透長安!

第二天,黃巢又召集眾軍,準備一鼓作氣,連取沂州、濮州,直指長安!

可是,這一切,太過於太急躁了,衝動是魔鬼嘛!

也許,這裏麵可能有草軍要為王仙芝報仇的情緒所影響,等到軍令下達,大軍殺出,黃巢馬上發現了問題,可是局勢已經悄然變了,造反環境仿佛一夜之間惡化。

自從王仙芝戰亡,老舊的大唐病軀為之一振,似乎重拾了虎威,各地節度使也看清了形勢,認為草兵覆滅就在眼前,這時,他們不敢再抱著打醬油的心態看熱鬧,在新任剿匪總司令曾元裕的指揮下紛紛出擊,連敗草軍。

公元878年,三月底,黃巢以尚讓,林言為兵馬大元帥,朱溫,黃揆為清道使,浩浩蕩蕩的向沂州奔去。

另一方麵,唐軍又命右衛上將軍張自勉為東北行營招討使,督兵進剿,一時間,唐軍四麵而來,漸成合圍之勢,黃巢眼見就要跟戰友王仙芝到地下重相逢再聚首。

草軍陷入了最危急的時刻!這時,黃巢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砸舌的決定:請降!

黃巢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天都沒有出來,等手下再見到他時,黃巢已經眼圈如炭,臉色浮腫,像極了一個熬夜打CS的青年。

一夜未眠的衝天大將軍下了一個命令:請降。

黃巢給李儼寫了封信,表示願意投降,態度相當誠懇,招安以後的事情一切好商量,官嘛,你看著給,喂馬也行啊!

長安城,大明宮,這時,李儼已經十七了,基本上算個成年人了,他的興趣範圍也漸漸擴大,內至後宮,外至大殿,他都有強烈參與的欲望。

大殿上,權力依舊掌握在他的阿父和一些重臣手上,但日漸成年的李儼也能發揮點意見供大家參考了。

對於黃巢的投降,李儼不屑一顧,頭號人物王仙芝的腦袋就掛在朕的城頭外,一個二流人物,竟然還有跟我講條件的份,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當然,李儼小時候是個天才兒童,長大了也不像仲永般基因突變,他也知道謀略,接到黃巢的信後,他召集文武大臣討論了一番,覺得這是天賜良機,這些草賊自尋死路,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一網打盡!

於是,李儼的回複下來了,對黃巢的棄暗投明給予了高度讚賞,這是為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做出了傑出貢獻,為了表示朝廷的誠意,他在信中當即封黃巢為右衛將軍,這個官可相當大,從三品。

以前朝廷招降王仙芝,不過許了一個八品的監察禦使,可見,對於黃巢,朝廷是相當重視的,下了血本。

最後,李儼要求,為了商討招安細節,請黃右衛將軍領兵到附近的鄆州,放下武器,大家慢慢談。

詔書上把放下武器一詞放到了最後,盡量顯的這個詞的出現是自然而然的,他們確信黃巢看了後,不會產生任何懷疑,會老實的進入鄆州,解除武裝,到時,朝廷有很多事跟黃巢談,比如對黃巢是車裂好,還是淩遲更解氣。

鄆州上下早已做好了準備,城內,兩千精兵早已就位,擺下了鴻門宴,磨好刀,備齊繩子,就等黃巢赴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