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安風波二(1 / 2)

三天後,王仙芝要求與朝廷講和並求官做的消息傳到了長安,這個遲來的消息,宛如一枚重磅炸彈投進了長安城。

天下,已經被草軍攪得烏煙瘴氣,現在,草軍要乞降,簡直是意外之喜!

朝堂上,文武百官眾說紛芸,爭得麵紅耳赤,經過幾番爭討,基本上分成了兩派。

最主流的調調是反對派,他們認為王仙芝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個鹽販子,差點被宋將軍全殲的小混混,能赦免其死罪已經是開恩,現在還想當官?笑話!

反對派舉出了很多例子,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拿龐勳之事為證,龐勳當年多曆害,軍官出身,手下都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先皇拒絕招安他們,後麵不也是一年多的功夫就平定下來了嘛。

所以,招安之事,萬萬不可行,這是長賊人士氣滅我大唐雄風。

這些反對人士,慷慨陳詞,理由充分,句句之言猶如泰山壓頂,也許,是因為這會兒,王仙芝在湖北活動,離長安又遠了一些,他們膽氣又壯了一些。

隻有一個人,力排眾議,主張招安,這個人,就是當朝宰相王鐸。

這是理所當然的,他的堂弟在王仙芝手裏,為了兄弟,應該支持招安,而為自身家族考慮,他更要力爭招安。

此刻,王鐸站在金鑾殿下,默默的關注著龍椅上的小皇帝李懁的態度,心裏,卻在打著如意算盤:如果招安成功,堂弟立下大功,自己亦是參與其中,功不可沒,他們王家在朝廷的勢力無疑會更加牢固。

最終,討論的結果是王鐸一人的唾沫淹沒了眾人,王鐸舌戰群臣,光榮勝出,這裏麵,自然也與王仙芝最近一段時間鬧得太凶,確實幹出了一些造反成績有關。

王仙芝在忐忑中終於等來了讓他無比激動的消息,招安書下來了,王仙芝被任命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禦史。

官階不大,但聽上去,的確誘人,確實是個有些實權的職位,不像玉皇大帝在忽悠孫猴子。

三天後,蘄州刺史府,一片鶯歌燕舞,王仙芝和他的親信正在與裴偓王鐐喝酒,此時的氣氛本來就很好,當從長安來的公公展開黃燦燦的聖旨時,瞬間又來了個推波助瀾,喜悅之情達到了高潮。

裴偓與王鐐輪番上陣,恭賀王仙芝由盜賊轉正了,裴握化解危機,王鐐招安有功,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團圓的結局。

於是,當使者用富有誘惑力的聲音念完聖旨後,王仙芝臉上笑成了一朵大菊花,王鐐,裴偓起身,舉懷相賀。

酒過三巡,王仙芝心裏咯噔一下,一個新的問題蹦了出來,那就是:黃巢,和他的弟兄們怎麼辦?

這是一個天大的問題,也許,在朝廷眼裏,這壓根兒就不是個問題,他們覺得給王仙芝官做,已經是格外開恩了,誰還管那些小嘍囉!

王仙芝搖搖晃晃的站起身,在心裏考慮著這個問題,許久,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王仙芝想通了,其實這真的也不算是個事兒,大不了兄弟們解散就是,大家幹了這麼兩年,錢也撈了不少,差不多都算巨富了,大家就此解散,以後到了長安,來我家做客,我不會翻臉不認人,自會熱情招待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