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招安風波一(1 / 2)

這個冬天,冷得似乎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長安城裏,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華,無論是達官貴族,還是乞丐平民,此刻,都躲在家裏圍著火盆,而談論最多的,還是山東人黃巢和王仙芝的造反。

烏龍事件,僅僅隻是讓長安和東都洛陽的百姓高興了三天,而如今,叛軍已經逼近洛陽,離攻破潼關,似乎不遠了。

傍晚的時候,五匹駿馬,從皇宮中奔了出來,出了東直門,向東麵疾馳而去。

這五人,懷裏各揣著聖旨,分別送往淮南,忠武,宣武,義成,天平軍營的。

宋威,作為天平節度史,自從鬧了那次讓所有人啼笑皆非的烏龍事件後,自知沒臉再打仗,一氣之下,竟然縮回老家去了。

王仙芝和黃巢,正是利用了這一有利時機,經過短暫的喘息之後,在敵強我弱的形式下,采取了避實就虛的流動戰術,轉戰整個河南,迅速攻占了陽翟、郟城等八縣。

這個冬天剛剛到來 ,二人又合力又攻陷了汝州,威震東都洛陽。

朝廷軟硬兼施,一麵下令赦免王仙芝和黃巢的罪行,一麵又頻頻調動各地官軍鎮壓。

王仙芝在攻占陽武之後,久攻鄭州不下,於同年十二月接連進攻申、光、廬、壽、舒、通州等地,逼近揚州。

義軍所到之處,各地州官聞風喪膽,棄城而逃。

蘄州,王仙芝和黃巢各自領著他的草軍正在攻城。

東麵,黃巢率領著林言,朱溫,殺得渾身浴血。

王仙芝站在戰車上,看著前麵一排排倒下的戰士,心裏,五味雜陳,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王仙芝已經厭倦了這種有今沒明的生活。

攻勢並不算淩曆,甚至像軍事演習,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王頭領王仙芝就坐在車帳裏,睡眼朦朧,顯得有些懶洋洋,似乎並不太關心城有沒有攻下。

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一些事情,這些東西,跟在梁山忠義廳裏的宋江想的是一樣:那就是招安。

這好像有些突然,畢竟王仙芝剛剛大難不死,現在總算起死回生,連克數城,正是勢頭正猛的時候,應該直搗長安,與李家王朝決以雌雄,怎麼想起這等沒骨氣的事情了。

但仔細推敲,卻很正常,要談判,當然是要自己實力最強大的時候談.更況且,他的身邊又坐著一個絕好的中介人.

這個人叫王鐐。

王仙芝左突右衝,在前段日子殺到汝州,攻破城池,活捉了刺史王鐐,要按王仙芝的脾氣,拖過來,大吼一聲,你服不服,不服砍下你的鳥頭!服?好的,留他一個全屍。

可是,當王仙芝得知這位王鐐的堂哥是大唐宰相王鐸時,俘虜政策馬上發生了變化,鬆綁扶起,請上堂來,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就像宋江捉了高俅。

沂州一敗,王仙芝對前途的思考發生了轉變.當初殺進長安搶皇位的心一天天的淡下去(可能一開始就沒有),想著,想著,王仙芝覺得該是給自己留條後路了,於是,他瞞著黃巢,將王鐐留在了身邊。

王鐐,作為一方父母官,自己的駐地被攻破,已經證明打仗不行,以至成了俘虜,但是他有他的本事,那就是他的人脈,這是他立世的本錢,他以自己的身份從俘虜搖身一變成了座上賓,得以近距離接觸王仙芝。

經過細致觀察,多方打探,謹慎推斷,王鐐發現,這位草軍首領並沒有什麼稱雄天下的野心,這一點,絕對是可以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