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女人老偏方:內外兼修,做女人不煩惱(2 / 3)

蓯蓉羊肉粥是一道古老的食療偏方,最早記載於《證類本草》卷七中。方中的肉蓯蓉是補益中藥的佼佼者。有學者專門做過文獻統計,發現在曆代增力強壯中藥處方中,肉蓯蓉的出現率是最高的,在抗老防衰類方劑中則僅次於人參,被認為是陰陽雙補之品,既能溫通腎陽,又能滋養陰精。現代藥理學研究亦發現,肉蓯蓉裏含有少量的雌激素成分,長期服用也就相當於為人體緩慢補充了雌激素。此外,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肉蓯蓉對於因精神壓力過大、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下引起的內分泌紊亂症,具有對抗、抑製的效果。至於羊肉,中醫認為它是血肉有情之品,能夠大補腎精。現代醫學的觀念則認為,卵巢早衰患者在保養上應該注重優質蛋白的吸收,尤其是動物蛋白,而羊肉恰好是高蛋白的肉類,因此服用蓯蓉羊肉粥與現代醫學的醫理也是相符的。

對於女性的性冷淡,除了從飲食上調理,還要從多方麵進行矯治。夫妻雙方都要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掌握男女性欲和性興奮的不同特點,認識性生活對人的正常生活與發展的意義,摒棄對性生活的偏見和誤解。積極改善夫妻感情,消除夫妻間的心理隔閡和各種消極情緒,協調性生活節奏,互相配合,互相諒解。

40 紅糖、生薑“痛快”去痛經

身體小症狀 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並有全身不適。

千年老偏方 白麵、紅糖和鮮薑各150克,放在一起搗碎調勻,揉成丸狀,用香油炸熟吃。來經前3~4天開始服用,每天服3次,可服3~5天,輕者1~2個經期,重者3個經期,即可治愈。

痛經,或稱為經期疼痛,是婦科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許多婦女在經期有輕度不適,不過痛經是指經期的疼痛影響了正常的活動,並且需要藥物治療。痛經常為絞痛並伴有下背部痛、惡心、嘔吐、頭痛或腹瀉。

經痛困擾無數女性朋友,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成的女性朋友不得不承受這種由子宮劇烈收縮所形成的痛楚。疼痛發生在月經的第一天,通常在月經開始的時間,但也有人直到月經第二天才開始疼痛。疼痛呈痙攣性、陣發性。嚴重時麵色發白、出冷汗、全身無力、四肢厥冷。惡心、嘔吐、腹瀉和頭痛也較常見。

在各樣經痛的原因中,“原發性經痛”和“病理性經痛”是最普遍的。“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13~25歲未生產過的少女身上。經期來臨前,中下腹會不斷感到疼痛,嚴重時臀部、股內側、大腿根部及背部會有痛楚感。此類經痛大部分原因不明,但與排卵或前列腺素過多,造成子宮的高度收縮有關。而“病理性經痛”的痛楚,就是由身體毛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等所導致的疼痛,多見於25歲以上的婚後女性。此類疼痛症狀亦有可能涉及其他生殖器官的毛病,病者應及早找醫生診治。

在此介紹一個老偏方:白麵、紅糖和鮮薑各150克,放在一起搗碎調勻,揉成丸狀,用香油炸熟吃。來經前3~4天開始服用,每天服3次,可服3~5天,輕者1~2個經期,重者3個經期,即可治愈。紅糖具有補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薑性辛溫,可以溫裏止痛。

同時,經期應注意保暖,忌寒、涼、生、冷;注意休息、減少疲勞,加強營養、增強體質;保持心情愉快;經期絕對禁止性生活。

41 馬齒莧妙治白帶異常

身體小症狀 白帶呈黃白色,量多,黏稠,伴有異味。

千年老偏方 鮮馬齒莧汁250毫升,雞蛋清2枚。微溫頓飲之,一日服2次。

白帶是婦女陰道的分泌物。在正常情況下,白帶量不多,顏色透明如雞蛋清,略有臭味。如果白帶量明顯增多,顏色、性狀、氣味發生變化,便屬於病態,稱為白帶異常或帶下病。本病多因陰道炎症、子宮頸或子宮體病變、盆腔炎等引起,是多種疾病中的一種異常表現。

取鮮馬齒莧汁250毫升,雞蛋清2枚。微溫頓飲之,一日服2次。此偏方可以治療白帶過多,本方出自《集驗良方》。馬齒莧嫩苗,餘鄉裏人以之為菜蔬,炊熟蘸蒜醬食用,其味甚美,且有預防痢疾、腸炎之功效,因其能清濕熱,其汁有興奮子宮的作用,治療因濕熱所致之白帶,效果甚佳。

同時要從日常飲食上注意白帶異常的防治,首先在飲食上要少食辛辣和油膩生冷之品,應多食用一些益脾補腎和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蓮子、大棗、山藥、薏苡仁、冬瓜仁等。如為脾虛和腎虛所致的白帶質稀、量多,可選用扁豆、白果、蠶豆、綠豆、豇豆、黑木耳、胡桃肉、淡菜、龜肉、芹菜、芡實、薺菜、烏雞、石榴皮、烏賊骨、雞冠花、馬齒莧、石榴、桂魚、赤小豆等進行食療。

此外,白帶異常的預防,首先應節製房事,注意月經期、妊娠期和產褥期的衛生。平時應保持陰部的清潔,不洗公共盆浴,患有足癬的婦女,洗腳與洗外陰的毛巾、盆要分開使用。要從生活的一切細節上入手,多管齊下。

小貼士 看白帶顏色識婦科疾病

一般來說,病理性的白帶多為炎症性白帶、腫瘤引起的白帶和異物引起的白帶。以下幾種病理白帶均為常見症狀:

1.無色透明黏性白帶:呈蛋清樣,性狀與排卵期宮頸腺體分泌的黏液相似,但分泌量較平時顯著增多,一般應考慮慢性宮頸內膜炎、卵巢功能失調、陰道腺病或宮頸高分化腺癌等疾病的可能。

2.白色或灰黃色泡沫狀白帶:為滴蟲陰道炎的特征,可能會伴有外陰瘙癢。

3.凝乳狀白帶:為念珠菌陰道炎特征,常伴有嚴重外陰瘙癢或灼痛。

4.灰色魚腥味白帶:稀薄,少量到大量,味道難聞,常見於細菌性陰道病。

5.膿樣白帶:色黃或黃綠,黏稠,多有臭味,滴蟲或淋菌等細菌所致的急性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管炎均可引起。宮腔積膿、宮頸癌、陰道癌或陰道內異物殘留亦可導致膿樣白帶。

6.血性白帶:白帶中混有血液,應考慮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宮頸息肉或黏膜下肌瘤等。安放宮內節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帶。

7.水樣白帶:持續流出淘米水樣白帶,如果還伴有奇臭,一般為晚期宮頸癌、陰道癌或黏膜下肌瘤伴感染。陣發性排出黃色或紅色水樣白帶應注意輸卵管癌的可能。

8.乳酪狀白帶:白帶濃稠,略帶甜味,陰部有些瘙癢,應注意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9.黃綠色白帶:白帶稀薄帶有泡沫,味惡臭,經常有陰道瘙癢,陰道滴蟲感染可導致黃綠色白帶。

10.褐色白帶:白帶水狀,帶有黴味,疑似是陰道炎,或是子宮內膜炎或是子宮內避孕器所造成。

11.帶有血液的白帶——常見於生殖器腫瘤、炎症及宮內放置節育器等。

12.豆腐渣樣或凝乳狀白帶——伴有外陰部奇癢者,多見於陰道黴菌感染。

13.白帶過多——常弄濕內褲,可能是子宮黏膜下肌瘤或輸卵管癌引起。

42 盆腔炎不用慌,紅花來幫忙

身體小症狀 下腹痛伴發熱,若病情嚴重可有寒戰、高熱、食欲不振等。

千年老偏方 桃仁、紅花各10克,地黃2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桃仁、紅花、地黃用幹淨紗布包好,與大米同入鍋,加清水共煮,粥煮熟後去藥包,調白糖煮沸即可。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及周圍結締組織和盆腔腹膜發生炎症反應的統稱,包括子宮體炎、輸卵管卵巢炎、盆腔結締組織炎及盆腔膜炎等,為婦科常見病之一。盆腔炎常見的發病原因為分娩及流產後的感染,不衛生習慣、性生活、經期性交等均可導致病原體的侵入而引起炎症。

專家介紹,盆腔炎一般有急性、慢性兩種。慢性盆腔炎多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病程遷延所致。急性盆腔炎的典型症狀為發燒,白帶增多、月經異常,下腹墜痛,房事後加劇,一般全身症狀不明顯,所以不易引起患者注意。

慢性盆腔炎患者表現為氣滯血淤、火毒濕熱。注意個人防範與保健是治療或鞏固治療本病的關鍵。同時,盆腔炎患者平時應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雞蛋、各種新鮮蔬菜及有健脾利濕功效的淮山、白果、蓮子、茨實、薏米等。夏天可喝西瓜汁或綠豆湯,少吃辛辣、煎炸、燥熱、刺激的食物,尤其是蝦、蟹等海腥食物。

這裏介紹一個跟紅花有關的老偏方給大家:桃仁、紅花各10克,地黃2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桃仁、紅花、地黃用幹淨紗布包好,與大米同入鍋,加清水共煮,粥煮熟後去藥包,調白糖煮沸即可。紅花可活血化淤。本方主治急性血淤型盆腔炎,症見小腹疼痛明顯,腰部疼痛,有下墜感,肛門排便感,痛經,白帶黃或黃赤。紅花不僅有良好的藥用價值,而且種子可以榨油,稱為“紅花油”,是一種很好的外用藥物,具有活血化淤作用,主要用於磕傷、碰傷。另外,紅花對人體心血管係統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