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胃的基礎知識(9)(2 / 2)

胃下垂病症多屬氣虛不足,升舉乏力,治法在於補氣升提,可多食用有益氣升陽作用的食物如山藥、紅棗、雞肉等製作的菜肴。

根據中醫理論,“以髒補髒”,動物的胃、大腸對於胃腸保健有特殊的效用,可以多選用豬肚、羊肚、狗肚、豬腸等製作的萊肴。

中醫理淪認為,胃喜和降,喜涼潤。菜肴選用上要注意涼潤養胃,促進胃腸的和通,可多選用苦瓜、百合、芹菜、蘿卜、白菜、猴頭菇、海帶等食物製作的菜肴,以涼潤養胃,促進和通。

要注意避免刺激性太強的食物。食物首先進入的是胃,胃有病變者對食物的刺激較為敏感,攝食時要注意避免刺激性太強的食物,辣椒、生薑、大蒜等有溫通理氣的作用,有助於止痛,可以采用,但對胃黏膜的刺激也較強烈,不宜多用。

胃腸病者的菜肴,選料時要避免堅硬、粗糙的食物,烹調上,可采用燉、蒸、煮、燜及滑炒、軟炒的方法,使燒作的食物柔軟,不至於對有病變的胃腸產生過強的刺激,並易於消化,不至於加重功能受損的胃腸的負擔。而煎炸烤炙之類方法烹調而成的菜肴較難消化,應當少用。

烹調時,調味品不要用得過多,盡量注意清淡,太鹹、太甜、太酸、太辣、過粗、過硬、過熱、過冷及熏炙過濃的菜肴不宜食用。

此外,進食宜細嚼。細嚼既能使食物在咀嚼過程中得到初步消化,又因唾液中含有黏蛋白和內源性碳酸氫鹽,前者能在胃腸中起潤滑作用,後者可以中和胃酸,有助於緩解和治愈因胃酸過多而導致的胃部潰瘍病變。

36.情緒緊張和胃病有關嗎

麵對當今社會各種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時常會感到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們因為工作太忙碌而經常吃不消,這是引發胃病的一個原因。

精神容易恐慌及緊張的人,患胃病的幾率會比平常人高,因此,人們應該盡量保持精神輕鬆,不要在緊張的時候暴飲暴食。

人們的情緒波動也是引發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精神緊張或抑鬱狀態下,胃的蠕動與胃液分泌減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鬱、灰心時,腸蠕動呈抑製狀態,焦慮或抑鬱的心理狀態可引起體內某些激素分泌的改變和植物神經功能改變,從而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那麼如何才能以良好的身心狀態來迎接生活、事業中的挑戰呢?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人們應該學會在活中自已找“樂”,如聽音樂、做有氧操、繪畫、下棋等,這些都足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理想項目。此外,在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學會善於調節自己的心理。控製不良情緒的發展,並采取各種方法加以化解。

生命賦予每個人隻有一次,所以我們應該愛惜生命,合理控製您的情緒就是向健康邁出了第一步!

37.吃飯會患胃病嗎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使許多上班族養成了一套與眾不同的生活模式。比如說,許多先生上班時太太往往仍未起床,所以隻好自己一人邊看報邊吃早餐;至於中餐則在公司附近的餐廳吃;晚上由於下班的晚,回到家時,家人早已吃過晚餐,所以又隻好一個人邊看電視邊吃飯……類似此種情形,委實與單身族的飲食生活無異,但如果經常這樣一個人單獨吃飯,即使營養充分,也往往會覺得健康狀況不甚理想。

麵對這種問題,我們應保持輕鬆的心情,使胃液分泌旺盛,促進腸胃的蠕動。而一家人團圓享受晚餐,或與熟悉的朋友一起進餐,氣氛融洽,消化便能完全;如果單獨一人進餐,尤其足一邊看報一邊吃飯,或是一邊想著尚未完成的工作,或是在煩惱、氣憤等情形下進食,均足以對胃腸產生不良影響。但不可能一個人單獨吃飯一次,胃就穿孔一次。若經年累月地養成習慣並持續下去,則胃潰瘍的發生幾率必會大增,所以吃飯時最好和家人、朋友、同事等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總之,盡量使自己存輕鬆的心情下進食就可以了。

38.科學的飲食

健康的胃,需要用心地愛護。不按時吃飯,在餐桌上狼吞虎咽、暴飲暴食。醫學研究發現,男性胃病的發病率比女性平均高出6.2倍,其中又以青壯年占多數,而且青年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與許多青年進食不科學有關:

(1)吃得過快。狼吞虎咽、囫圇吞棗,食物咀嚼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食物難以充分消化,久而久之,導致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