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助健身
跑步比起散步,運動量要大得多,對身體各部分的鍛煉作用也要大得多。
跑步能減少由於運動不足引起的肌肉萎縮,使肌肉壯健,能增強心肺功能,使氣血調和,筋骨強健;還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祛病健身。跑步能有效地刺激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健美。跑步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功能和腦的供血功能,減輕腦動脈硬化。跑步對多種胃腸病有康複作用。有報道,胃痛、腸梗阻、便秘、消化不良患者,通過跑步,收到了健身的效果。
跑步有講究,作為鍛煉健身,宜采用長距離慢跑。對身體各部分的鍛煉,慢跑的作用要大於散步。慢跑使肺泡有充分的活動,可有效地防止肺組織彈性的衰退。慢跑時吸入的氧氣量比靜坐時多8倍。堅持長跑,可促進冠狀動脈的側枝循環,明顯地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營養狀況,還可降低血中的膽固醇,並增加抗動脈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對預防動脈硬化有利。慢跑以邊跑邊能與人說話,不覺得難受,不喘粗氣為宜。
對原來缺少鍛煉或體質較差的人,開始時采取慢跑與走路交替的方法。從每日跑、走各幾十米,逐漸增加距離。如覺得累,可多走少跑,如跑後身輕,可多跑少走,在2~3個月內逐漸增加跑的距離,縮短走的距離,到每日完全慢跑800米連續1個月後,可改為慢跑與中速跑交替的變速跑,在2~4個月內逐漸增加中速跑的距離,直到完全用中速跑800米,以後根據情況維持現狀,或向更高目標鍛煉。
跑步鍛煉要注意穿一雙富有彈性的跑鞋,跑動時全腳著地,以減輕身體的衝力,還可防止骨關節、肌肉和韌帶的損傷;挺胸收腹,使肺泡得到充分擴張,增加肺活量,並可保持胸部腰部形體健美;要根據各人具體情況,量力而行,掌握好運動量,以微微汗出,不感憋氣為宜;開始采用跑步鍛煉者,宜短距離慢跑,隨著逐步的適應再拉長距離。體弱多病者,開始鍛煉時常會稍跑兒步就氣粗汗出,難以勝任,可采用慢跑與散步結合的辦法,即全身放鬆,跑幾步,走幾步,隨體力增強,再逐漸減少行走量,增加跑步量。每次跑前要先步行一段,活動一下全身各部位,跑後也要步行一段,做深呼吸,放鬆肌肉。
冬季跑步要注意,先順風跑可減少冷空氣對頭、麵、皮膚和關節的刺激,讓身體產生些熱量後再返回。做逆風跑,跑步時要鼻吸口呼,用鼻吸氣,使冷空氣經鼻腔及咽喉部黏膜的微血管濕潤,減弱其對呼吸係統的刺激。口吐氣可加快肺部換氣,盡快排出體內儲積的二氧化碳,減輕長跑疲勞。
氣功慢跑
氣功慢跑,是在跑步中結合意守、呼吸進行鍛煉,對於調節胃腸功能,防治胃及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結腸炎等消化係統疾病,亦有良好的效果。
保持跑步姿勢,頭正頸直,上身徽向前傾,雙目平視,兩手自然握成空心拳,前臂彎曲90°。采用自然呼吸,先是鼻吸口呼,待僅靠鼻吸不夠用,感到蹙氣時,改用口鼻同時呼吸。這時宜口唇微微張開,舌抵上齶,讓空氣通過齒縫出入。呼吸宜均勻深長。全身放鬆保持樂觀通達,麵帶微笑,意守丹田,祛除一切雜念,隻想跑步是強身的有效手段,通過跑步可使疲勞消除,精神振奮體力、腦力增強病痛祛除,健康長壽。
跑步之前,先原地站立,或緩慢行走,放鬆身體,調節情誌活動,勻調呼吸有了心理準備後,再邁動兩腿,緩慢小跑。跑步時,步子可邁得大一些,但每一步都要踏得穩,兩臂隨之前後擺動。盡量用腳尖著地,以增加鍛煉效果。體弱多病者采用全腳落地,有利於步子穩定,連續跑15—30分鍾。
跑步結柬後,要繼續行走一段,做做深呼吸,兩手胸前劃弧,讓全身肌肉徹底放鬆。
氣功慢跑講究姿勢的正確,在跑步的過程中,人體處於運動狀態,各個部位必須保持相應平衡。頸椎和腰椎處於身體平衡的中心部位,協調著四肢運動。身體過分搖擺,或跑步時姿勢不當,便會使頸椎和腰椎的椎間力失去平衡,相應的肌肉群活動不協調,容易誘發頸椎病和腰腿疼。氣功慢跑要求在跑動時上身略微前傾;前腳掌先著地,接著腳跟著地;頭正頸直,雙臂擺動自然,身體不要過分搖晃,呼吸要自然。這對頸椎、腰腿保健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