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籠統地拒食油脂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設法控製動物性的“葷油”,而適當地食用植物性的“素油”,這是有益無害的。
什麼是高蛋白飲食
正常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水、無機鹽六類,它們是人體的基本營養物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成年人體內結合蛋白質約占體重的160%~170%。蛋白質是生理作用最複雜的物質,它是人體生存所必需的材料,也是修補組織不可缺少的成分。蛋白質對膠體滲透壓、酸堿平衡也起著重要作用。如果人體缺乏蛋白質,處於發育期的青少年,就會發育遲緩,體質瘦弱,抗病能力差;在成年,輕者體重減輕,肌肉萎縮,疲乏無力,病後恢複慢,重者出現營養不良及水腫。
高蛋白飲食要求在基本飲食的基礎上,另加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膳食中蛋白質的供給量在每日每千克體重15克以上,盡可能采用質量好的蛋白,如魚、肉、蛋、乳等。可在正常飯菜中增加蛋白質供給,如早餐增加牛奶一杯,雞蛋一個,中晚餐增加魚或肉類100~150克,必要時增加豆漿、豆花等。
這些適用於營養不良和消瘦者,手術前後及病後恢複期患者,各種消耗性疾病如肺結核、腫瘤等患者,孕婦、乳母、運動員和強體力勞動者,燙傷、燒傷患者,血漿蛋白低下的患者如腎病綜合征、各種肝病和肝硬化患者。
怎樣做到低脂飲食
低脂飲食指少油少脂肪少膽固醇飲食。適用於:①心血管病患者。②高血壓病患者。③高脂血症患者。④胰腺功能不全和肝膽疾病患者。⑤腹瀉和痢疾恢複期患者。⑥肥胖者。飲食原則是:①每日攝入脂肪總量不超過300克,膽固醇攝入量限製在300~500毫克以內。②減少基本飲食中烹調用油,甚至不用,可以采用煮、蒸、燉、燴、鹵等烹調方法。⑧不用油炸的食物和肥肉、豬肉等含脂肪量高的食物。④限製動物脂肪,烹調用油,應采用含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植物油。⑤每日食物中含食用纖維10克左右就有降低膽固醇的療效,因此可多食用蔬菜、水果,飲食以素食為主,可食用部分動物蛋白如魚、蝦、精肉,植物蛋白豆製品等,少食辛辣刺激之品。
哪些食物富含膽固醇
每100克動物類食品含膽固醇超100毫克的有:甲魚、大馬哈魚、雞爪、雞肉、肥豬肉、鮮貝、海蝦、火腿、海蟹、黃鱔、鯽魚、肥牛肉、牛油、肥羊肉、田螺、雞腿、豬肚、奶油、雞肫、河鰻、對蝦、炸雞。
每100克動物類食品含膽固醇量超過200毫克的有:幹貝、豬腎、雞肝。
每100克動物類食品含膽固醇量超過400毫克的有:蝦皮、鮮蟹黃、豬肝、雞肝(肉雞)、淡菜。
每100克動物類食品含膽固醇超過500毫克的有:熟鵪鶉蛋、雞蛋、白水羊頭肉。
每100克動物類食品含膽固醇量超過600毫克的有:鬆花蛋(鴨)、鹹鴨蛋。
每100克動物類食品含膽固醇量超過1500毫克的有:鴨蛋黃、雞蛋黃、豬腦。
如何選擇低膽固醇食物
高膽固醇血症與冠心病的密切關係是大家所公認的,除了藥物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的被動手段外,選擇膽固醇含量低的食物,對預防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日常生活中我們提倡多食瘦肉(牛肉、鴨肉、雞肉、瘦豬肉)、魚類及奶類等低膽固醇食物,忌吃或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髒、脊髓、腦、蛋黃。特錄常用食物膽固醇含量於下(見表2)。表2食物的膽固醇含量(毫克/100克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