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心髒病患者飲食常識(2)(1 / 3)

(4)山楂: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有良好降壓、健胃消積作用。鮮山楂10個搗碎,加冰糖適量,水煎服,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5)荸薺(馬蹄):含粗蛋白、鈣、磷、鐵、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物質。有降壓和化痰作用。

(6)香蕉:含有澱粉、果膠,維生素(維生素A、B、C、E)及無機鹽鉀。能清熱降壓,利尿解酒,防止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

蔬菜對人體有什麼重要作用

蔬菜同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太密切了,更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好朋友”,每日每餐都離不開它。蔬菜中含有人體所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糖類、無機鹽等,都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因此,經常保證足夠數量的蔬菜攝入,是保證人體健康、延年益壽、防病強身的重要因素。

蔬菜的色、香、味、形及其對人體的營養價值,是由它本身所含有的化學成分來決定的。由於蔬菜的品種繁多,栽培技術、生長條件、成熟期各不相同,它們所含的化學成分也不一樣。一般常見的幾大類蔬菜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水分、糖類、有機酸、蛋白質、糖苷物質、色素物質、芳香物質、無機鹽、纖維素、維生素等重要成分。

蕎麥為什麼能防治心血管疾病

蕎麥是五穀雜糧中的一種粗糧,我國種植、食用蕎麥有數千年的曆史。在一些丘陵山地、氣候寒冷的地區,一般不宜種糧食的地方都能種蕎麥。

許多國家和民族的人民都食用蕎麥。如今食用蕎麥麵除我國外,還有朝鮮、日本、俄羅斯以及美洲和歐洲某些地區的人民。

蕎麥麵中含有蛋白質70%~130%,比大米、白麵含量略高,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如賴氨酸比大米和小麥麵粉豐富。據日本科學家研究顯示,從營養效價來看,小麥麵中蛋白質的生物價為59,大米為70,而蕎麥麵則為80,個別地區出產的蕎麥麵甚至高達92。

蕎麥含脂肪20%~30%,這些脂肪由九種脂肪酸組成,其中最多的是油酸和亞油酸。

油酸在人體內可以合成花生四烯酸,它起著降低人體血液中脂質的作用,同時還是人體神經係統重要的組成成分,特別是人腦的組成成分,在人體的生理調節中起極大作用的前列腺素,更離不開花生四烯酸的合成。

蕎麥的胚芽中所含的糖分比一般糧食澱粉更易於消化吸收。

蕎麥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含量也是出類拔萃的。有資料顯示,蕎麥麵含有的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比小麥麵粉多2倍;煙酸多3~4倍。突出的是蕎麥麵中還含有其他食品所不具有的芸香甙——即蘆丁。

煙酸和芸香甙有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是治療高血壓、心髒病的重要藥物。在喜馬拉雅山南麵山腰的尼泊爾,人們不僅大量攝食蕎麥麵,而且還吃蕎麥的莖和葉。據研究,風幹的蕎麥莖葉中芸香甙成分比蕎麥含量大10倍。因此,那裏很少有人患高血壓。

蕎麥麵中含有的無機鹽也有其特殊的意義。蕎麥麵中的無機鹽高於許多天然食品,含量為精白米和小麥麵粉的2~3倍。其中鐵的含量為小麥麵粉的3~20倍,它是人體造血和血液循環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在蕎麥麵中鎂的含量也高於其他糖類食品,比大米和小麥麵高1倍。它能促進人體纖維蛋白溶解,使血管擴張,抑製凝血酶的生成,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也有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對於急性貧血性心髒病和高血壓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為什麼吃植物黃油可以導致心髒病

美國哈佛大學醫院研究小組的調查表明,作為黃油和其他動物脂肪代用品的植物黃油,不但不能預防心髒病,反而會引起心髒病。

食用變硬了的植物油,有可能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其罪魁禍首是氫化植物油在被製作成植物黃油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轉變脂肪酸,這種轉變脂肪酸會對體內的基本脂肪酸的代謝產生不利影響。每天食用4茶匙以上植物黃油的婦女,得心髒病的危險性要高出未用者的50%。

心血管病患者吃肉好還是吃素好

有人主張凡心血管疾病患者膳食應以素為主,尤其應該限製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但也有人主張,不必“清規戒律”,應聽其自然,讓他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據說後一種主張的理論根據是:想吃的必然是體內所需要的。越來越多的實踐經驗和科學研究證明,對於心血管病患者來說,既要注意補給各種營養成分,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又不得不注意適當限製動物脂肪的攝入量,以防止人為地加劇病情的惡化。從這個角度說,聽其自然之說,至少是缺乏科學理論根據的。縱然偶有例證——比如愛吃肥肉的人照樣沒得心血管病,從總體角度來看,這是沒有多大說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