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短期和長期治療均有效。有人研究提示,長期治療,可使左心室肥厚消退,並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6)新一代鈣拮抗劑作用周期長,投藥次數少,使用方便。
(7)因不增加心率,故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不產生體位性低血壓。
(8)同時具有附加藥理作用,如解除支氣管平滑肌、冠狀動脈痙攣,對血糖、血脂、電解質影響小。
鑒於以上特點,鈣拮抗劑主要適用於如下高血壓病患者:①合並冠心病心絞痛,尤其適用於勞力型與自發型心絞痛。②老年收縮期高血壓。③伴有心、腦、腎血管病變的患者。但是如果妊娠合並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房室傳導阻滯,則不宜用地爾硫卓、維拉帕米類鈣拮抗劑。
用於降壓治療的鈣拮抗劑有哪些
雖然用於臨床的鈣拮抗劑已達數十種,但比較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氨氯地平、佩爾地平、可樂定、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等,其中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氨氯地平、佩爾地平等主要用於降壓治療。
硝苯地平又叫心痛定,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許多疾病的鈣拮抗劑。它舒張血管作用較強,降壓作用迅速而確切,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能減少並發症,且安全性高,廣泛用於治療高血壓病。因其作用時間非常短,會導致血壓波動和反射性心率增快,故臨床上用其緩釋或控釋製劑治療高血壓。
硝苯地平為短效製劑,須每日3次,每次10毫克。近年來治療高血壓采用硝苯地平緩釋劑,每日1~2次,每次20毫克;或用硝苯地平的控釋劑(商品名拜心痛),每日1次,每次30毫克,即能有效維持降壓作用在24小時以上。
尼群地平是第二代鈣拮抗劑,它的作用與硝苯地平相似,主要是降低周圍動脈阻力,而且不影響心髒功能。它與β受體阻滯劑合用,對治療體循環阻力過大特別有效,並適用於低腎素性高血壓的治療。常用劑量,每日30~40毫克,1次或分2次口服。
尼索地平也是第二代鈣拮抗劑,結構與硝苯地平相似,但舒張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是硝苯地平的4~10倍,而對心肌抑製作用要小得多。此外,尼索地平是治療冠狀動脈痙攣作用最強的藥物,常用劑量為每日10~20毫克,分2次服。
β受體阻滯劑降壓的作用機製是什麼
β受體在心血管係統各個部位均存在。β受體興奮可使心率加快、房室傳導加速、心肌收縮力加強、冠狀動脈擴張、皮膚和黏膜靜脈血管收縮、支氣管平滑肌鬆弛、血壓升高。也就是說,高血壓時常伴有β受體亢進的表現,而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美托洛爾、阿替洛爾等,可使心髒、周圍血管、呼吸道、中樞神經及其他組織上的β受體阻滯,而使血壓下降。目前,β受體阻滯劑已廣泛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並已作為治療高血壓的一線藥物。
β受體阻滯劑降低血壓的作用機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對心髒β受體的阻滯:當心髒的β受體阻滯後,心率降低和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輸出量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房室傳導時間延長,從而降低血壓。
(2)對腎素—血管緊張素係統的抑製:腎髒近球旁組織的β受體興奮,可促進腎素分泌,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係統的作用,使血壓升高,而β受體阻滯劑在阻滯β受體後,使腎素分泌減少,從而發揮降壓作用。
(3)對中樞神經的作用:β受體阻滯劑可以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的β受體,使其興奮神經元活動減弱,減少交感神經衝動的傳出,從而起降壓作用。
(4)壓力感受器的重建:β受體阻滯劑可降低臥位或坐位時血壓,說明β受體阻滯劑可使壓力感受器維持正常。
β受體阻滯劑單獨應用的降壓療效並不理想,如合並使用其他降壓藥則療效增強。如與利尿劑合用,可以消除後者因減少血容量而引起的腎素活性增強;與血管擴張劑合用,可以減少後者引起的反射性心動過速、心肌收縮力增強及腎素的釋放。
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哪幾種高血壓
(1)需用血管擴張劑治療的高血壓患者:β受體阻滯劑與利尿劑一樣,適用於多種類型的高血壓治療。由於β受體阻滯劑單獨使用時效果不理想,而與其他抗高血壓藥物合用,可以減少不良反應,增強療效。如與利尿劑和(或)血管擴張劑並用,90%以上的患者能得到控製,而且副作用少,亦可減少利尿劑所致的低血鉀,還可拮抗因和血管擴張劑合用引起的不良反應,所以目前已作為第一線降壓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