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心血管病的科學防治(18)(2 / 3)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內容:①限製鈉鹽的攝入,以中度限鹽為宜,每日進食鈉鹽5克以下。②減輕體重,主要是降低每日熱能的攝入,輔以適當的體育活動,使患者體重逐漸向理想體重靠近。③適當運動鍛煉,應采取有氧運動方式進行,如跑步、行走、遊泳、打太極拳和其他傳統健身鍛煉項目。

高危、極高危高血壓患者如何治療

高危高血壓患者必須立即給予藥物治療。對極高危高血壓患者,必須立即開始對高血壓及並存的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進行強化治療。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原則是什麼

(1)自小劑量開始,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如降壓有效但血壓控製仍不理想,可視情況逐漸加量,以獲得最佳的療效。

(2)積極推薦使用每日1次,24小時有效的長效製劑,以保證24小時內穩定降壓,這樣有助於防止靶器官損害,並能防止從夜間較低血壓到清晨血壓突然升高而導致猝死、腦卒中和心髒病發作。另外,這類製劑還可大大增加治療的依從性,以便患者堅持規律用藥。

(3)單一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不宜過多增加單種藥物的劑量,而應及早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這樣有助於提高降壓效果而不會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增加。

(4)判斷某一種或幾種藥物降壓是否有效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療方案時,應充分考慮該藥達到最大療效的時間。在藥物發揮最大療效前,過於頻繁地改變治療方案是不合理的。

(5)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一旦確診後應堅持終身治療。

常用降壓藥物有哪些

抗高血壓藥物目前已有百餘種,但較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六大類:

(1)利尿降壓藥:通過腎髒排鈉排水,減少血容量並降低外周阻力,達到降壓效果。常用的有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塞)、氯噻嗪、氯噻酮、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氨苯蝶啶、螺內酯(安體舒通)、阿米洛利等。

(2)β受體阻滯劑:使β受體阻滯,提高血管平滑肌對血管遞質的敏感性,抑製腎素的分泌,達到降壓的目的。常用的藥物有普萘洛爾(心得安)、阿替洛爾(氨酰心安)、美托洛爾(美多心安、倍他樂克)、噻嗎洛爾(噻嗎心安)等。

(3)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通過抑製血管緊張素酶作用,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產生,從而降低體循環阻力,達到降壓的目的。常用藥物有卡托普利(巰甲丙脯酸、開搏通)、依那普利(苯丁酯脯酸)、培哚普利(雅施達)和苯那普利拉(洛汀新)等。

(4)鈣拮抗劑:抑製鈣離子通過心肌與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使平滑肌鬆弛,周圍阻力降低,具有降壓,抗心絞痛作用。常用藥物有地爾硫卓、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維拉帕米、氨氯地平(絡活喜)等。

(5)α受體阻滯劑:可阻斷突觸後α受體,對抗去甲腎上腺素的縮血管作用。常用藥物有呱唑嗪、多沙唑嗪。

(6)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通過直接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發揮降壓作用。臨床作用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相同,但不引起咳嗽等不良反應。常用藥物有氯沙坦、纈沙坦、伊貝沙坦。

利尿劑為什麼能降壓

利尿劑作為治療高血壓的一線藥物已被廣泛應用,它通過抑製腎小管對鈉和水的再吸收,達到排鈉利尿作用,使人體內鈉和水的排出量超過攝入量,使血容量和細胞外液量減少,心輸出量下降,而達到降壓作用。但繼續用藥3~4周後,血容量和心輸出量已逐漸恢複,而血壓仍持久降低,這是由於此時體內輕度缺鈉,小動脈壁細胞內少鈉,減少了小動脈平滑肌對去甲腎上腺素等縮血管物質的反應性,從而引起血管擴張,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導致血壓下降。

目前臨床上用於降壓的利尿劑,根據作用強弱分以下三類。強利尿劑,如袢利尿劑速尿;中效利尿劑,如噻嗪類利尿劑氫氯噻嗪;弱利尿劑,如保鉀利尿劑氨苯蝶啶、螺內酯(安體舒通)等。後者主要是醛固酮形成競爭性拮抗作用,使其作用減弱,導致排鈉保鉀作用。

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塞、雙氫氯消疾)是一種利尿藥,還具有降壓作用,所以也叫利尿降壓藥。環戊氯噻嗪(環戊甲噻嗪)和氯噻酮等藥也屬於此類。氫氯噻嗪通過抑製腎小管對鈉和水的回收,而表現強大的利尿消腫作用。它的降壓作用究竟與利尿作用有沒有關係,是否降壓作用就是利尿作用的結果,尚不完全明了。

早年曾有人認為,氫氯噻嗪的降壓作用就是利尿作用的結果。因為該藥通過利尿作用可以使血容量減少,而血容量減少時血壓可以下降;還有排鈉作用,而身體內鈉的瀦留也可使血壓升高。但此後進行的許多實驗觀察逐漸否定了這種看法。例如,在服用氫氯噻嗪後,用血容量擴張藥右旋糖酐補充由於利尿而丟失的血容量,仍然有降壓作用。而長期服用氫氯噻嗪後,血容量逐漸恢複到給藥前的水平,但是降壓作用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