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心血管病的科學防治(17)(3 / 3)

患者出院後的注意事項:①定期複查,出院後1~2周複查心電圖1次,以後每1~3個月複查心電圖1次,直到半年。必要時複查X線胸片、超聲心動圖及動態心電圖。②術後1~2周即可進行相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應避免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1~2個月後可恢複完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什麼是電擊複律,什麼是電除顫

電擊複律也叫電複律術,是用一種特殊的專門器械,在短時間內經胸壁或直接向心髒通以高電壓強電流,使所有的心肌纖維在瞬間同時除極,心律失常被消除,重新恢複竇性心律的一種方法。它是搶救心搏驟停和快速性竇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按照電極板(或電極)放置位置的不同,電擊複律可分為胸內和胸外電擊複律、經食管低能電擊複律、經靜脈電極導管心內電擊複律等幾種方法。

電擊複律有同步與非同步之分。同步即“直流電同步電擊”或“同步電複律”,是由心電圖的QRS波觸發放電,避開心電周期的易顫期。而非同步電擊複律則不與心電圖QRS波同步,可在任何時間放電,此稱為“直流電非同步電擊”或“非同步電擊複律”。因同步電擊複律可用於除心室纖顫和心室撲動以外的所有快速心律失常,而非同步電擊複律隻用於心室顫動和撲動,故後者又稱為電除顫。有的學者並不嚴格把電擊複律與電除顫加以區分,而統稱為電擊複律,隻是加以說明“同步”或“非同步”。

什麼是人工心髒起搏器,為什麼有的心血管病患者要安裝起搏器

人體心髒正常起搏點位於心髒的竇房結,通常發出電衝動60~80次/分鍾,引起心髒有效的收縮和泵血。當心髒的起搏傳導係統發生病變時,竇房結不能正常發出電衝動或者電衝動傳出受阻,這樣就會使心髒跳動的節律失常,心髒的有效搏出量受到影響,不能把足夠的血液運送到血管和組織中去,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發生一係列的問題,甚至影響生命活動。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必須靠人工電子起搏器來解決。

人工心髒起搏器是一種心髒刺激器。以其特有的電脈衝按一定的頻率或強度刺激心肌,使之收縮,從而維持心髒的正常搏動。人工心髒起搏器有兩部分組成:一個電脈衝發生器(起搏器)。它是一個絕對密封的金屬肽小盒,內裝電池和集成電路。將它埋在胸部皮膚下即可,其電脈衝次數可以人為地隨意調節。另一部分是電子脈衝傳導器(導管電極),通過靜脈插入心髒與心內緊密接觸。這樣體表不留任何東西,不會給患者帶來不便。隻要患者心功能正常,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活動等,也可以過正常性生活。

人工心髒起搏器分臨時性和永久性兩種。在緊急情況下,為了爭取時間可安裝臨時人工心髒起搏器,如急性心肌梗死合並心動過緩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藥物治療無效時,可以安裝這種臨時起搏器,經2~4周心律仍不能恢複正常時,再安裝永久性起搏器。急性心肌梗死合並Ⅱ度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和頻發性室性早搏,或陣發性心動過速時,為了便於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可考慮采用預防性臨時起搏器。冠心病患者在下列情況下應安裝永久性人工心髒起搏器:

(1)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伴有頭暈、胸悶等症狀,而藥物治療無效者。

(2)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高度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伴有黑朦、暈厥,甚至四肢抽搐,意識喪失等阿—斯綜合征者。

(3)交替性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和左束支傳導阻滯者。

(4)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伴有房室傳導阻滯,或伴有黑朦、暈厥、心絞痛頻繁發作者,或有心動過緩、心動過速交替發作者。

安裝人工心髒起搏器之前,應進行全麵身體檢查,如有低血鉀或感染等,應進行治療和糾正。同時,要對起搏器進行測試,並準備好搶救藥品。一般來說,安裝人工心髒起搏器是比較安全的。起搏器電源消耗各種型號不一樣,應注意隨訪。

安裝人工心髒起搏器後應注意什麼

為了保證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安裝心髒起搏器後應注意以下幾點:

(1)安裝心髒起搏器的患者必須隨身攜帶登記卡。登記卡上記有患者的姓名、安裝心髒起搏器的類型、頻率工作參數、負責醫生和患者的聯係地址、電話等,作為預防發生意外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