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有哪些不良反應,如何防治
硝酸甘油問世一百五十多年來,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於心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壓危象等疾病的治療,且由於療效確切,價格便宜,攜帶方便,起效迅速,是冠心病患者的必備藥品,但硝酸甘油也有一些不良反應,其表現為:
(1)頭痛:常為搏動性頭痛,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這是由於硝酸甘油擴張腦血管所致的血管性頭痛。此時可給予止痛藥,嚴重時則應停藥、吸氧。
(2)低血壓:是硝酸甘油治療中最嚴重的並發症,還可引起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頭暈,甚至暈厥,為硝酸甘油對周圍血管的擴張所致。此時應停止用藥,快速補液,並可適當應用阿托品。用藥時輸液速度不宜過快,藥物濃度不宜過高,同時應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和呼吸的變化。
(3)皮膚潮紅:為硝酸甘油直接擴張末梢血管引起,如醉酒樣麵容,常和頭痛同時存在。
(4)心悸:由於周圍血管擴張,反射性地引起心動過速而感到心悸。
(5)硝酸甘油耐藥性:多見於長期應用硝酸甘油的患者。
(6)硝酸甘油的高敏狀態:某些患者對硝酸甘油高度敏感,出現的反應與硝酸甘油用量無關,其表現為心動過緩和暈厥,應及時停藥。心動過緩者可給予阿托品或654-2,虛脫者與低血壓的處理方法相同。
此外,尚有一些少見的不良反應,如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多由於硝酸甘油用量過大所致。患者多表現缺氧、發紺。輕度者一般經休息,飲用含糖飲料,1~2日即可恢複正常,重症者則需注射亞甲藍進行治療。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絞痛的作用機製是什麼
β受體主要分布於人體的心髒、支氣管平滑肌、骨骼肌血管、冠狀血管等。當β受體興奮時,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傳導加速,不應期縮短,支氣管擴張,腸平滑肌鬆弛,骨骼肌血管和冠狀血管擴張。而當用β受體阻滯劑時,則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減弱,收縮壓降低,肌張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絞痛的主要機製:
(1)降低心肌耗氧量:心絞痛時心肌局部和血中兒茶酚胺含量顯著增高,激活心髒β受體,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加快及血管收縮,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時,心率加快,心髒舒張期縮短,不利於心內膜供血。β受體阻滯劑能阻斷心髒β受體,阻滯兒茶酚胺的作用,減慢心率,減弱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肌張力,心肌做功下降,耗氧量下降。
(2)改善心肌缺血區供血:β受體阻滯劑能減慢心率,使心肌舒張期延長,有利於心肌血液灌注,有利於血液從心外膜向心內膜區流入,減輕心內膜下缺血。同時,β受體阻滯劑還能使血液從非缺血區向代償性擴張的缺血區灌注,增加缺血區血流量。
(3)阻斷β受體:阻斷β受體,能保護心肌細胞免受兒茶酚胺的損害。阻斷脂肪細胞上的β受體,抑製脂肪分解酶活性,使遊離脂肪酸產生減少,耗氧量降低。改善心肌缺血區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促進組織中氧合血紅蛋白的分離,增加組織供氧和改善心肌代謝。
(4)抑製血小板聚集:抑製血小板聚集,可防止血栓形成。部分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能抑製血小板聚集,阻斷血小板中5—羥色胺及血栓素釋放,抑製血小板黏附膠原組織,幹擾血塊凝縮,防止血栓形成。
(5)抗心律失常作用:對室上性心動過速有較好療效,可降低室顫閾值。
β受體阻滯劑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主要有哪些
(1)心絞痛:β受體阻滯劑抗心絞痛的機製是阻斷交感神經對心髒的作用,從而使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排出量減少,降低心肌耗氧量;動脈血壓下降,心肌耗氧量也減少。由於β受體阻滯劑有一係列內源性不利作用,故可引起不良反應而增加耗氧量。但此藥抗心絞痛作用仍超過不利作用,所以它對心絞痛的治療效果還是肯定的。目前臨床上多采用β受體阻滯劑與其他藥物聯合用藥的療法,互相取長補短。如β受體阻滯劑與硝酸甘油合用,各自通過不同的方式,降低心肌耗氧量,可以發揮抗心絞痛的協同作用,同時相互抵消不利作用,用β受體阻滯劑已成為治療穩定勞力型心絞痛的主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