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病的治療和預防
冠心病的治療目的是什麼,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冠心病的治療目的是通過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和減少心肌的耗氧量,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從而預防心絞痛的發作,或發作時盡快緩解其疼痛,減輕症狀,降低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治療冠心病的方法有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三種。
(1)藥物治療:分中藥治療和西藥治療兩種。常用的西藥是指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血脂調節劑、血小板聚集抑製劑及抗凝藥物等。其目的是為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狀動脈血流量,恢複心肌需氧和供氧平衡。中藥則是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給予補益藥、活血化淤的中草藥或中成藥。中藥治療冠心病雖然作用機製不明確,速效藥物匱乏,但可以調整患者全身狀況。實踐證明,急性心肌梗死配合中藥治療,可以減少並發症,降低急性期病死率。
(2)介入治療:是最近十多年開展起來的新的治療手段,包括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激光冠狀動脈腔內斑塊旋切術,冠狀動脈腔內支架植入術等。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是冠狀動脈腔內溶栓治療,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冠狀動脈腔內支架植入術。
(3)手術治療:是指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即冠狀動脈搭橋術。此外,尚有心肌梗死並發症的外科治療,如室壁瘤切除術、室間隔穿孔修補術及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瓣膜置換術等。
冠心病常用的西藥有哪幾類
目前,冠心病常用的西藥有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抗血小板聚集劑、溶血栓藥物和抗凝藥物六類。
(1)硝酸酯類:常用的有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及單硝酸異山梨酯類藥物(如魯南欣康、德脈寧、麗珠欣樂等)。
(2)β受體阻滯劑:常用的有普萘洛爾(心得安),阿替洛爾(氨酰心安),美托洛爾(美多心安、倍他樂克),拉貝洛爾等。
(3)鈣離子拮抗劑:常用的有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地爾硫卓(硫氮卓酮、恬爾心、合心爽),維拉帕米(異搏定),氨氯地平(絡活喜)等。
(4)溶血栓藥物:常用的有尿激酶、鏈激酶、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等。
(5)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常用的有腸溶阿司匹林、雙嘧達莫、噻氯匹定等。
(6)抗凝藥物:常用的有肝素、華法林、蝮蛇抗栓酶和去纖酶等。
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心絞痛的作用機製是什麼
心絞痛是冠心病的常見症狀之一,是由於心肌急劇短暫的缺血、缺氧所致。治療的原則是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氧,恢複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心絞痛的作用機製是:
(1)擴張冠狀動脈:硝酸酯類藥物可擴張冠狀動脈,消除病變狹窄部位的血管阻力,緩解血管痙攣,擴張側支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液供應。
(2)降低心肌耗氧量:硝酸酯類藥物能迅速擴張周圍血管,降低動脈壓,降低射血阻抗,減輕左心室負荷,從而降低收縮期壓力,減少心肌耗氧量。同時,還能降低靜脈壓力,減少回心血量,縮小心室容積,降低左心室前負荷,減少耗氧量,有利於緩解心絞痛。
(3)改善心肌內血流分布:心內膜下血液是由心外膜下血管垂直貫穿心肌,呈網狀分布於心內膜,故其血流易受心室內壓的影響,且心肌缺血時交感神經活性的增加,使非缺血區的阻力大於缺血區。硝酸酯類藥物能選擇性舒張血管,使更多的血液從非缺血區轉移到缺血區。缺血區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從而改善心肌供血。
(4)對血小板的作用:硝酸酯類藥物可抑製血小板黏附於損傷的血管壁,並抑製血小板聚集,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
常用的硝酸酯類製劑有哪些,如何正確使用
主要有舌下含片、口服片劑、氣霧劑、靜脈注射劑、緩釋片及經皮吸收的軟膏或貼劑。其常用方法如下:
(1)舌下含片:當出現心絞痛先兆或發生心絞痛時,可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硝酸甘油舌下含化03~06毫克,口腔黏膜吸收迅速,1~3分鍾起效,4~5分鍾血液中濃度達到峰值,半衰期2~8分鍾,有效時間10~30分鍾。因口服藥經肝髒代謝,有明顯“首過效應”,生物利用率低於10%,因此口服硝酸甘油無效。硝酸異山梨酯25~50毫克含服,6分鍾血中濃度達峰值,持續時間10~60分鍾。口服吸收完全,15~20分鍾起效,30~120分鍾達峰值,生物利用率1%~75%,差異大。肝內代謝速度慢,為硝酸甘油的1/6,代謝產物仍有活性,持續時間4小時。用法10~60毫克,每4~6小時1次,舌下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