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科學嗬護你的心髒(8)(2 / 2)

(9)陪護人員對患者要熱情、體貼,要嚴格按醫生吩咐對患者進行精心護理,不要談論有礙患者健康和治療的事情,避免給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刺激。

(10)陪護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應按醫護人員的指導,幫助做一些護理工作,如幫助患者大小便、洗臉、洗腳、喂飯等,協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壓部位,防止發生壓瘡。當患者發熱時,除報告醫生積極治療外,還應讓患者多喝開水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後應注意什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能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病情趨向穩定後,便可出院回家休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冠心病已經消失,仍有可能再次發生心肌梗死。因此,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後絕不可高枕無憂,在衣食住行等方麵仍應嚴加注意,盡量減輕心髒負擔,以防止複發。

(1)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在剛出院的1~2個月內,要保持住院時的活動量,以後再逐漸增加,避免運動量過大,加重心髒負擔。運動前一定要征求醫生的意見。目前認為,散步是較安全的運動方式,每次20~30分鍾,每周3~5次。而在活動時還應注意保暖和自己的感覺,如有累的感覺或脈搏超過120次/分鍾,提示運動量已超負荷,應立即停止運動。如果出現胸悶,要立即含服硝酸甘油,並停止活動一段時間。

(2)保持情緒穩定樂觀: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可使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分泌增多,收縮血管,使血壓升高,增加心髒負擔,進而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培養“順其自然”的觀念,遇事不急不躁,避免不良刺激,不看緊張激烈的球賽和驚險恐怖的電影電視。

(3)注意飲食,戒煙忌酒:冠心病雖然為多因素疾病,但目前認為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煙等為重要致病因素。因此,冠心病患者宜低糖、低脂肪、清淡飲食,不要吃得過飽,少吃高膽固醇食物,如肥肉、動物內髒、魚子、蛋黃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和豆製品,防止高脂血症。嚴格戒煙和忌酒,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便用力,以減少心肌梗死的複發。

(4)防寒保暖,避免受涼:寒冷可使冠狀動脈收縮,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寒冷還可使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誘發心絞痛。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隨氣候變化而增減衣服。夜間不要外出,更不要逆風走路。

(5)堅持服藥,定期複查: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後要克服“萬事大吉”的思想,仍應嚴格堅持按醫囑服一些擴血管和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的藥物,減少和防止心絞痛或心肌梗死複發。同時,還要每2~3個月複查血壓、血脂、血糖和心電圖,發現異常時,要積極采取治療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複後工作應注意什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複後是可以參加工作的。但在正式工作前首先要有一個心理準備過程,保持一個輕鬆愉快的心情和大度坦蕩的胸懷;其次在家裏先進行一些準備工作狀態的練習,如無不適,經醫生允許即可工作。那麼,工作時應注意什麼呢?

(1)從短時間、輕工作量開始,逐漸適應,切忌一開始即像病前那樣全負荷運轉,當然更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工作。如果原來從事的工作勞動強度大或者易導致精神緊張,就應更換不同的工作。不宜從事高空作業,注意工作期間休息。

(2)如感到全日工作比較勞累,也可半日工作,要隨時注意心髒出現的變化。因為患有心肌梗死的心髒已有受損,不能和健康人一樣活動,其活動也不能過量。若在工作中感到心悸、氣短、惡心或出冷汗時,要立即停止工作,就地休息,必要時應馬上到醫院就診。

(3)工作時身邊要帶好需要服用的藥物,按時服用,並隨身攜帶一些急救藥物。

(4)經常測量血壓、心率,定期到醫院複診檢查。

(5)患者的同事,最好學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急救知識,以便出現意外時幫助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