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可看到有的人眼圈發黑,這不僅影響美,而且有可能是一種病態。
首先要增加營養。在飲食中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量,每天保證90克以上蛋白質,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瘦肉、牛奶、禽蛋、水產品等,還應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量,因為維生素A和維生素E對眼球和眼肌有滋養作用。含維生素A多的食物有動物肝髒、奶油、禽蛋、苜蓿、胡蘿卜、杏等。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芝麻、花生米、核桃、葵花子等。同時還應注意含鐵食品的攝入,因為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核心成分。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海帶、瘦肉等。攝入含鐵食物的同時應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酸棗、刺梨、橘子、番茄和綠色蔬菜等,因為維生素C有促進鐵吸收的作用。
此外,不要吸煙喝酒。因為吸煙會使皮膚細胞處於缺氧狀態,從而使眼圈變黑;喝酒會使血管一時擴張,臉色紅暈,但很快便會使血管收縮,尤其是眼圈附近更為明顯,從而造成眼圈周圍暫時性缺血缺氧。如果長期飲酒,便會形成明顯的黑眼圈。除此之外,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不僅有利於防止黑眼圈的出現,更有利於身心健康。
怎樣防治眼周皺紋?
人的眼,除了看東西,還會傳遞情感,故稱“心靈之窗”。因此,為了給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眼的保養尤為重要。眼四周的皮膚隻含有少量的脂肪,且眼皮是人體最薄的皮膚,非常脆弱,易水腫,很容易長出皺紋,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加深。為防止或推遲眼周皺紋的發生,現介紹一些保健方法。
(1)必須戒除日常的不良行為習慣,諸如:不要眯眼看東西,如有近視、散光應配戴眼鏡,矯正視力;不要經常刻意眨眼;不可忽視眼皮水腫,要查病因,對症下藥;若減肥要漸進式,因為體重驟然下降,皮膚沒有足夠時間適應體內脂肪的減少,也會造成皺紋;化妝卸妝時不要用力拉扯皮膚;在幹燥環境中應及時補充水分,否則皺紋也會增多。
(2)為強化眼部四周肌膚,使之富有彈性,可常做眼部運動,比如盡量睜大眼,持續幾秒鍾;徐徐閉上雙眼,到上下眼皮快要接觸時再睜開,動作要緩和,連續重複5次,一日可數次。
(3)為減少眼部四周的皺紋,必須供給足夠的養分及補充失去的水分,選用合適的眼霜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塗眼霜時切忌胡亂塗抹,正確的方法是:首先以無名指沾上少許眼霜,用另一手的無名指把眼霜勻開,輕輕地“打印”在眼皮四周,最後以打圈方式按摩5~6次即可。
正確的上眼藥的方法是怎樣的?
一般情況下,點眼液或塗眼膏的過程是由病人自己或家屬幫助完成的。有很多人不重視上眼藥的方法是否正確,往往達不到好的治療效果。
在用藥前,要注意檢查所用藥品的藥名、濃度、有效期是否與包裝相符,眼藥水內有無混濁或絮狀物,有無顏色變化等。以懸浮液劑型製成的眼藥水,使用前應搖晃均勻。上藥前要先洗手,病人取臥位或坐位,頭仰起,眼睛睜開向上看,可用示指與拇指分開上下眼瞼,將1或2滴眼藥滴在結膜囊內,稍提一下上眼瞼,讓藥液盡可能保留在結膜囊內,然後輕輕閉眼2~3分鍾。如果同時點兩種或兩種以上藥,應在一種藥點用後,間隔5分鍾。應先滴刺激性弱的藥物,後滴刺激性強的藥物。用藥時不要使眼藥瓶口接觸眼瞼及睫毛;避免將眼藥直接滴在黑眼球上;雙眼都需要用藥者,應按先健眼後病眼的順序;雙眼都有病者,應按先輕後重的順序。有些眼藥水在固定的時間點用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因此,應該在什麼時候點眼藥水,最好遵照醫囑。點眼藥後最好按壓淚囊區(大眼角稍偏下方)皮膚2~3分鍾,防止眼藥通過淚小管和鼻淚管流失。點用阿托品和毛果芸香堿(匹羅卡品)眼液時必須按壓淚囊區,防止眼藥通過淚小管和鼻淚管進入鼻腔引起不良反應。
塗眼藥膏的體位同點眼藥水一樣,可用示指或拇指撥開下眼瞼,將眼膏水平方向塗抹在下眼瞼和眼球交界的小溝內(醫學上叫下穹窿部),再輕輕使之閉合,將藥膏包裹其中。若滴眼液和眼藥膏同時使用,應先用滴眼液,間隔一定時間後再用眼藥膏。眼藥膏多在晚上睡覺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