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癌症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命(2 / 3)

對大多數癌症來說,隻有當癌細胞數達10億個(大約有葡萄大小)時,瘤體才能被檢查出來。假如癌細胞每月分裂一次,那麼2年半以後,細胞數則可達10億個。一旦到達10億個後,每次分裂造成的體積增大就能被觀察到了。所以,再過約7個月,即第4年2月期間,癌細胞個數可達1兆,重量約125克;總時間長達40個月,約在第4年的5月份,癌細胞總數可達1千克重。人體通常不能承受2~3千克以上的腫瘤,因此一般而言,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幹預,癌細胞生長速度保持不變,那麼在第一個癌細胞出現後3年半時,癌細胞個數之多足以引起機體死亡。

重要的一點是,癌細胞個數達到致命數量時,其總的分裂倍數實際上很小,約42倍;而其中在30倍之前,瘤體體積都由於太小而無法檢測出來。然而,很遺憾的是,在癌症發展為潛在致命性疾病的道路上,在前3/4的時間內人們還不能覺察到它。盡管有些腫瘤不論有多少癌細胞,都有辦法治愈患者。但是,許多癌症仍難治愈。首要難題在於,對於癌症患者,在能夠發現和診斷時已經有著大量的癌細胞在生長和分裂。

在機體的許多部位,即使像葡萄般大的異物也不會引起症狀。比如,葡萄大小的腫塊在腸壁上就根本不會引起症狀,就算再大許多,也隻不過有些局部阻塞。前列腺的情況也是如此。患者根本不會知道有葡萄大小的腫瘤在那裏。即使腫塊位於一些患者可以肉眼察覺的部位,例如乳房,能否察覺也要取決於乳房的大小和腫塊的確切位置。事實上,很可能葡萄大小的腫塊不能被查出。因此不難理解,原發腫瘤在被檢測出之前就具有這般大小。

②癌細胞浸潤周邊的正常組織

癌細胞在生長增大瘤體的同時,也通過破壞細胞正常屏障的方式向周邊正常組織浸潤。通常在顯微鏡下,正常組織細胞與其周邊細胞的分界線很明顯。這種清晰的分界線稱為基底膜。例如皮膚就有基底膜。在腸、肺、乳腺的導管內壁以及腎髒中亦可見。癌症的特征之一就是在顯微鏡下可見其穿越基底膜,浸潤到鄰近組織。

因此,癌組織都有粗糙、不規則、模糊的邊緣。這也是它區別於良性病變的重要特征。像良性腫瘤和囊腫等良性組織都有清晰明顯的邊界。

癌細胞在浸潤過程中會影響周邊組織。癌細胞本身並不引起疼痛,但若腫塊侵犯到附近的神經,或伸展到骨膜、肝髒,則會刺激該處痛覺神經纖維引起疼痛。

③癌細胞擴散至機體遠處

如果癌症僅浸潤周邊組織,那麼,大多數癌症通過手術方法都可治愈。癌症之所以相當可怕,是由於它可以向機體遠處擴散,並在那裏形成繼發腫瘤,即轉移性癌。

轉移的過程包括許多步驟。總的來說,可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a。進入血管、淋巴管或其他管道。癌細胞可通過許多途徑向機體遠處擴散。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通過機體各處已存在的管道,如淋巴管或稱淋巴道,它是轉運體液和血漿(即血液中除去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部分)的網絡。這種網絡遍布全身所有組織,細小的淋巴管連接著較大和更大的淋巴管,通過各組織再回到血液係統中。淋巴通過其過濾器官,即淋巴結(存在於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的過濾後,含有許多遊離淋巴細胞,然後返回心髒附近的淋巴管,從而完成一次循環。

b。癌細胞經管道擴散。無論通過什麼途徑,成群的癌細胞均可脫離原發腫瘤,沿著它侵入的管道擴散。少數情況下,癌細胞在管道的擴散過程可以被發現。例如,在腸癌手術過程中以某種方式采取的血樣中就能找到癌細胞。由於癌細胞並非外來物質,它們通常可以躲避機體反應,不被血凝網或其他類似的機製捕獲。

c。癌細胞擴散到遠處並形成腫瘤。對轉移過程的這一步了解得雖然並不多,但癌細胞肯定會到達細小的血管即毛細血管中。假定它們會停留在那裏。經過一個未知過程,也許類似於癌細胞最初進入血管、淋巴管的方式,癌細胞則從毛細血管中出來,進入組織中,如肺組織、骨組織。

d。建立血供係統並獲取其他生長必需物質。癌細胞到達肺、骨等組織後,就開始建立自己的地盤。由於機體免疫係統隻能識別外來物質,而癌細胞屬於生長失控的體內細胞,因此無法被識別,也無法憑免疫反應來檢測。或許存在一些輕微的反應,但癌細胞可通過各種機製來逃避其影響。研究人員證明,在手術中取出轉移性病灶,然後將轉移灶中的淋巴細胞和癌細胞分開,單獨放置在玻璃皿中一段時間後,結果發現這些淋巴細胞能殺死癌細胞。但是當它們在機體內與繼發腫瘤靠近時,他們的殺傷力就被抑製了。換句話說,癌細胞在生長形成轉移性病灶時,能抑製或抵消鄰近淋巴組織對它的殺傷能力。此外,在腫瘤形成過程中,還迫使鄰近組織形成新的血管為其提供大量養分和營養,並帶走各種代謝產物。這個血供形成過程稱為血管生成。這對於腫瘤生長至關重要,沒有這個過程,腫瘤不會超過針尖樣大小。

除形成血供外,有些癌症還通過其他方式形成繼發腫瘤。例如,有幾種癌症可引起骨骼損壞,甚至在腫瘤周圍造成溶骨性損害。不同的癌症引起損害的方式不同。到目前為止,僅能辨別幾種由癌細胞產生的能造成損害的物質。

有時繼發腫瘤較原發腫瘤生長得更快,更明顯。患者可能首先發現繼發腫瘤,而不是原發腫瘤所引起的症狀。有少數患者的原發腫瘤小到不可檢測的地步,而隻能檢測出其繼發腫瘤。此種情況雖不常見,但的確存在。

3.從不同的角度對癌症進行分類

在癌症的大家族裏,都有哪些成員?它們的“血緣”和“社會”關係又如何呢?現在,讓我們來認識癌症的類型。

(1)根據癌的生長特性及對人體的危害程度

進行分類

人體的細胞,究其根源隻不過來自一個細胞(受精卵)而已。這個受精卵細胞,有一天開始分裂,變成2個、4個……分裂再分裂,而成為骨骼、肌肉和皮膚,終於成為一個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