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食鹽對兒童血壓的影響。JohannaM等調查476例新生兒,低鹽和正常鹽的食入對血壓的影響至半歲時低鹽飲食組231例平均收縮壓比對照組245例低21mmHg。隨後對35%的兒童167例進行追蹤,15年後低鹽組71例比正常組96例平均收縮壓低36mmHg(95%可信限-66~-05)舒張壓低22mmHg(95%可信限-45~02)。結果表明嬰兒鹽的攝入對以後的高血壓有一定關係。MalthewRW等研究,適當限鹽可減少高血壓對腎髒的損害,對鹽敏感患者預防腎髒退化起重要作用。
(3)鉀鹽與鈣鹽的降血壓作用。牟建軍等調查每天食鹽攝入量多少對鹽敏感兒童血壓有明顯影響,對這些兒童適量增加鉀和鈣的攝入,通過與鈉離子的相互作用促尿鈉排泄,又可降低鹽敏感兒童血壓的增長幅度。他對216名兒童進行為期2年補鉀補鈣試驗,試驗組血壓增長較安慰組低,血壓平均增長43mmHg和48mmHg(P<;005)。
(4)血胰島素水平與兒童血壓相關。有人研究300名10~15歲的兒童,進行血漿胰島素測定及口服鹽水負荷試,隨訪5年觀察發現血壓偏高及高血壓家族史陽性者,胰島水平明顯高於血壓正常及家族史陰性者(P<;001)。胰島素偏高組5年間收縮壓百分位數保持較高百分位次或呈上升趨勢。胰島素水平與鈉負荷及利鈉後血壓變化幅度正相關(P<;005),提示胰島素抵抗或高胰島素血症與鹽敏感性相關聯在兒童期已發揮作用,參與高血壓的始動機製。
(5)測量兒童初始血壓可預測成人血壓。劉治全等對4623名年齡在6~15歲的青少年進行血壓隨訪8年,結果初始血壓百分值P75以上者8年後這些年齡15~23歲的青少年血壓大於等於187/120kPa(140/90mmHg)的幾率是小於PSO以下的391倍,男性又是女性的37倍。他認為,青少年初始血壓高者是成年高血壓的易感人群,特別是伴有肥胖或超體重及高血壓家族史者預測意義更大。
(6)兒童血壓受種族及地區影響。ManatungaAK等研究345名白色人種與164名黑色人種兒童,隨訪2~55年,黑色人種比白色人種收縮壓平均略高15mmHg,年齡、體重、身高、體重指數與血壓相關。男女之間,男性收縮壓平均值略高於女性2mmHg。瞿世和等調查1113名3~6歲兒童,維吾爾族454名、漢族659名。維吾爾族男女童平均收縮壓低於漢族兒童,差別有顯著性(P<;005);舒張壓無顯著差別。烏魯木齊市學齡兒童的血壓均值高於北京市和廣州市。
(7)新生兒血壓受母親血壓的影響,出生體重與血壓呈反相關。WilsonDC等研究,母親高血壓對新生兒圍產期血壓有明顯的影響,但是這些兒童多數以後生長和發育正常,母親血壓對兒童血壓無遠期影響UterwaalCS等研究483例5~12歲兒童,每年測量一次血壓,連續觀察14年,對資料齊全的330名進行分析,認為出生體重與血壓呈反相關。特別是低出生體重又具有高體重指數的兒童是發生高血壓的重要原因。另有研究認為,低體重與高血壓呈反相關是由於胎兒適應不利環境,特別是營養不良的結果。PetterMN等研究149378例男童。采用多變量直線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出生體重每1kg血壓相差078mmHg,換句話說,出生體重每增加一個標準差血壓降低05mmHg,而體重指數增加一個標準差,收縮壓增加大約1mmHg。在本組人群中極低體重兒(出生體重小於1000g)29名,平均血壓1347±117mmHg/633±102mmHg,超巨大兒(出生體重大於5000g)547名,平均血壓是1275±104mmHg/663±101mmHg(P<;0001)。研究認為:出生時極低體重兒到18歲時體重指數最高的人群收縮血壓升高最明顯,變異率為155(95%可信限13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