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辦法,首先詢問病史,發現有上述危險因素者,停服避孕藥,改用其他避孕措施。其次進行體格檢查,服藥前必須進行血壓、體重、乳房及肝腎和婦科檢查,作為服藥前的對照水平,如發現不能口服避孕藥者則不用,並應注意定期測量血壓。一般第一年每3個月檢查血壓1次,以後每半年檢查1次。
為何高血壓病患者應注意自身的心率
高血壓病患者在初發高血壓時,神經調節失去平衡,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這種異常在高血壓病的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時,表現為心率加快,心收縮力加強,使心髒排血量增加、血壓上升。曾經對2037例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了36年的隨訪,把病人分成四組:心率小於65次/分、65~74次/分、75~84次/分、大於85次/分,發現隨著心率增快,尤其75次/分是個轉折點,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直線上升。心率越慢,壽命相對越長。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經興奮性的一個重要指標。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與多種因素有關,除有遺傳因素外,還與環境等因素有關,如:
(1)由於職業造成的應激狀態,工作節奏加快、精神壓力過大造成,多見於中年“白領”階層。這種人常在早間工作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中午及晚上休息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老年人由於對外界適應能力減弱,若處於同樣強度的工作負荷,其應激反應可能比青年人更明顯。
(2)吸煙及大量飲酒可刺激交感神經,引起血壓上升、心率加快。
(3)食鹽攝入,過多過少都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
(4)缺乏體力活動的人稍受刺激或運動,心率立即會加快。
(5)肥胖的人常伴代謝紊亂,如血胰島素升高、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常伴心率加快。
總之,心率加快可使血管內血流加速、壓力增高,引起血管內膜受損,從而在損傷處出現脂質沉著,引起動脈硬化、脂質斑塊形成。因為心率加快、心收縮力加強,容易引起心髒左心室肥厚,而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壓病人猝死率明顯增加。因此高血壓病患者的心率可以作為發生心血管意外及死亡的預測指征。
治療:對長期安靜時心率大於80次/分的高血壓病患者,應注意減輕工作壓力及精神壓力,要減肥、多運動、低鹽飲食、戒煙、忌酒等,同時還需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如:
(1)β受體阻滯劑或加服中樞α2受體激動劑,如可樂定。
(2)某些減慢心率較明顯的α、β受體阻滯劑,如阿羅洛爾。
(3)若高血壓病患者合並有代謝異常,如高甘油三脂血症或糖尿病時,可選擇減慢心率的非雙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如緩釋維拉帕米或緩釋恬爾心,也可同服用有輕度抑製交感神經興奮性的轉換酶抑製劑。
(4)若服用緩釋維拉帕米或恬爾心後,心率仍大於80次/分,可采用緩釋恬爾心加小劑量α、β受體阻滯劑,如阿羅洛爾;或小劑量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
為何預防高血壓應從自我做起
高血壓,表麵上看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實際上是心、腦血管病變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要預防心腦事件的發生,控製高血壓是一個重要而單一的突破口。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生活節奏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它一方麵標誌著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另一方麵,也伴發著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人數不斷上升,達到總死亡率的40%。其中高血壓的患病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5.11%上升到70年代的7.73%,90年代達到13.6%。近10年來,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男性由20.2%上升到28.6%,女性由19.1%上升到25.8%,這是一個十分令人擔憂的問題。
為了防止高血壓的發生,老年人要關愛自己,退休後安享晚年;中年人更要學會健康、科學地生活。35~45歲的中年人,肩負著承上啟下的重擔,常常最關心自己的事業,而不注意自己的健康。他們當中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明白如何保護自己不發生高血壓,一旦發生了高血壓病也不明白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病變的嚴重性。因而,常常不注意服用降壓藥,任其發展。這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我們決不可等閑視之。切莫應了社會上流傳的“50歲前命為錢,50歲後錢為命”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