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高血壓的誘因透析(3)(3 / 3)

在10%~15%的高血壓發病率中有10%~40%伴有肥胖或過重。超重者高血壓發生率增加,尤其是在年輕人(20~30歲)高血壓發生率為非肥胖者的1倍,而年齡在40~60歲肥胖者高血壓發生率是體重正常者的15倍。隨著肥胖的進行性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病的發生率也增加,尤其是男性。男性超重為正常水平的125%,收縮壓升高為正常水平的118%,而隨體重下降到正常水平的75%時,則收縮壓下降為正常水平的90%。超重者血膽固醇水平也輕度增加,在高血壓的基礎上易於發生動脈粥樣硬變。肥胖病人腦中風和冠心病的發生率也增加。中年男性體重超過30%時,猝死和心絞痛的發生率是體重正常者的5倍。腦中風的發生率是體重正常者的8倍。肥胖與高血壓同是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二者並存其危險性更嚴重。另外,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冠心病是一組相互聯係,互相因果的疾病,有“五病聯合綜合征”之稱,簡稱“五聯征”,這五種疾病一旦聯手“合作”,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而肥胖往往是“五聯征”的“開路先鋒”。

職業與年齡因素

年齡

高血壓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統計資料顯示,40歲以下僅占總患病數的10%左右,40歲以上占總數的90%左右。我國高血壓病與年齡因素統計資料表明,4~14歲發病率為086%,15~20歲為311%,20~29歲為391%,30~39歲為495%,40~49歲為860%,50~59歲為1138%,60~69歲為1723%。由此可見,40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增加。

職業

職業與高血壓病的發生有一定關係,在不同職業中高血壓病的患病率有較明顯差異。對於工作繁忙而又緊張、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體力活動較少的職業,尤以腦力勞動為主的職業人員,如售票員、報務員、會計、科研人員等患病率高,農村高血壓患病率低於城市腦力勞動者,可見高血壓患病率易發生在腦力勞動的職業人群。

藥物的致病因素

糖皮質激素類

如潑尼鬆、地塞米鬆、氫化可的鬆等,可引起血壓升高。這類藥引起血壓升高的原因與鈉離子在體內瀦留有關。因為鈉離子瀦留,導致細胞外液增加,引起血容量、心排血量的相應增加而導致血壓升高。此外,如動脈壁內鈉含量增加,能促使高血壓病患者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

1.避孕藥

口服避孕藥引起血壓升高的時間長短不等,短者1~2周,長者1~2年。因此服避孕藥的婦女應定期測量血壓。出現高血壓後即應停服避孕藥,改用其他避孕措施。避孕藥引起血壓升高的機製,目前醫學研究認為是藥物中含有雌、孕兩種激素的緣故。雌激素一方麵引起血漿血管緊張素含量升高,促使血管收縮而血壓增高;另一方麵是雌二醇具有鹽皮質激素的作用,可直接作用於腎小管而引起水鈉瀦留使血壓升高。

2.止痛藥

如保太鬆、吲哚美辛等,可引起血壓升高,這類藥引起血壓升高可能與該類藥引起機體水鈉瀦留有關;其次,與該類藥抑製前列腺素合成,使血管趨向收縮有關。

3.其他藥物

麻黃堿屬擬交感藥物,可使心髒排血量增加,小動脈收縮,長期大劑量應用可引起血壓升高。含麻黃堿的藥物如止咳定喘膏、麻黃素、呋喃西林滴鼻液等也同樣有升高血壓作用。另外,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可以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