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街上先前那位講古的老客不知什麼時候去了巴達維亞,換了一位年輕些的,也是唐人(泛指華僑),那個小店麵擴大了,門簾上掛個牌匾寫著“岸東書報社”*,講古的年輕人講的內容也以近代的國是為多,從孫中山成立同盟會講到辛亥革命,又講袁世凱篡權當了短命皇帝,還講中山艦事件、省港大罷工,等等,天成得空時常聽上一段,也知道一點國內的變化。
唉!就是亂,改朝換代,帶槍帶兵的就成草頭王,這個打那個,打來打去,遭殃的是老百姓。不過,省港大罷工聽起來是不一樣,那是工人被迫鬧罷工,就像巴力裏礦工們和礦主鬥一樣。講古先生希望大家捐款支持他們,有人問:捐了錢真的能寄到那些罷工的人手裏嗎?先生說:保證一仙都不差。巴達維亞、棉蘭、巨港、泗水、坤甸等各大埠頭的華僑都捐款支持他們,錢都寄到了。於是,很多人拿出省吃儉用的錢,有二角、一達連(talen , 當時的二角半)、一角,這些硬幣叮叮當當地投進了捐款箱裏**。天成也捐了。
*《印尼華僑史》(溫廣益、蔡仁龍著)記載: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三度到新加坡
籌組分會,巴達維亞(即雅加達)也成立了分會,為了避免荷印政府的幹涉,取名
“寄南社”。繼後,印尼各地以“書報社”之名紛紛成立了分會,這些分會籌款募捐對
辛亥革命給予有力的支持。勿裏洞書報社和岸東書報社是其中的一個。
**《印尼華僑史》(同上)第327頁記載:省港大罷工委員會主席蘇兆征在罷工第
一百次代表大會上說:此次罷工共收到290餘萬,華僑捐款190多萬,占65.52%。
那年,巴力裏又鬧事了,也是打壟垮塌,十幾個礦工活活被埋在裏頭,其他礦工都不幹了,要求賠償。巴力黃早就退職了,換了個更凶狠的巴力頭,他逼著工人上工又打死了人,這下工人更不幹了。礦工們常聚在天成的粥鋪裏議事,礦區裏發生的事都會在天成粥鋪裏傳說著,那些事天成全經曆過,他也知道最後都是紅毛占上風,吃虧的都是工人,唉,這是什麼世道啊,窮人就得聽憑捏拿,更何況你還是個賣身的華工!天成也給礦工們講述當年他在礦區裏發生打壟垮塌後,礦工們怎樣與礦主鬥爭的經過,幫他們出主意,比如要求增加糧食定量,不吃糟米,改善勞動安全條件等。工人提出:還得要求礦主給死去的礦工家屬撫恤金。天成認為這條即使紅毛答應了,也是白搭,因為很多礦工都是光棍,撫恤金給誰?給他家鄉的親人也是假的,給了沒給誰知道?
紅毛從丹戎班蘭調來警察都不行,這次礦工真來硬碰硬了,巴力就停了夥食,不給吃的,看你們怎麼過。礦工絕食了幾天,紅毛有點害怕,要是真都餓死了,自己也受損失,於是,煮了好米粥,小管工喊著:好香的粥,誰來吃都不收錢,隻要出工就行。
沒有人去吃那些施舍的粥。礦工們頂不了的,悄悄地出來,天成的粥鋪天天煮一大鍋粥免費給他們吃,周圍的華人知道了,也悄悄地送米送糧來給天成,說:你一人的米糧不夠,我們也幫你分擔,都是同胞弟兄。後來,也有別的華人在家裏煮粥給礦工們吃。這樣,礦工的絕食鬥爭堅持了半個多月,紅毛終於讓步了,接受了一些條件,給礦工增加了糧食定量,每月的工資值提高了一點,答應改善勞動安全條件,同意給死去的礦工家屬撫恤金。
後來,礦工們在成記粥鋪裏議論這次抗爭,雖然撫恤金是空的,但其他方麵還是有成效,他們也感謝天成的支持,說沒有天成的支持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過了三年,天成又添了第二個男孫,叫大洋。兩個孩子從小就光著屁股在地上打滾,天成有時也把他們帶回後山菜園裏,跟隨在他身後捏泥團、捉蝴蝶追蜻蜓。轉眼,大望已經五歲了,天成算算攢下的錢,夠回鄉接阿秀了,他便跟望洋商量動身的日子和該辦的手續。望洋說要跟他一起回鄉,天成說不用,他得留下照料店裏的生意,還有倆孩子和他們的媽也離不開他,他一人回去能省一些錢。
望洋便給父親買了一件灰布長衫,一頂灰色帶邊的西洋帽,一雙膠底布鞋還有一個長方形帶蓋的小藤箱。天成看後說:我要這些東西做麼?望洋說:爹,你出洋幾十年,第一次回去總得像個過番回來的人才行,再穿那種短褲衩短衫就很不得體了,這種西洋帽很時興,戴上才像個過番回來的人,藤箱是放行李衣物的。
天成在甲必丹那裏辦了“王字”(蓋上荷印政府大印的通行證),把零碎的錢換成大張的票子,在褲衩裏和襯衣裏都縫了個口袋,把錢分開放在內裏,菜園子和地裏的活交代給望洋,又吩咐兩個孫子聽話,一切都安排妥當,古農正好要運鹹魚去丹戎,他們便一起走。
這次回鄉的路程也不容易,從丹戎得先去巨港,才有大船開往中國廣東,這是最簡捷的路,如果巨港沒有船期,就得轉棉蘭再到香港轉內地,那就遠了些,也費些時日。望洋說最晚在中秋之前必須回來,因為他帶的衣服少,中秋過後,大陸天氣轉涼,衣服就不夠了。天成算了算,來去三個月也足夠了,他便跟望洋說:最多四個月後我就可以和你娘一起回來。他走時還是穿著短褲衫,赤著腳,長衫和膠底布鞋放在藤箱裏夾在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