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承傳祖方濟國粹(1 / 2)

承傳祖方濟國粹

成功之路

作者:梁正 張素娟

林國強先生從事中醫、熟悉草藥,尤擅以祖傳藥方懸壺濟世。他從父親處學到製作獨家跌打藥劑的方法,且幾十年來每天堅持親手調製,服務眾多患者,讓他們臉上恢複笑容。自幾千年前,神農嚐盡百草尋找治病良藥起,曆代中醫通過融彙功效相同或相佐的草藥,從而讓無數對人類健康事業有所貢獻的良方得以發現並流傳至今。因此,其承傳古方、造福當今社會,不僅是醫術醫德的榮耀,也是發揚國粹的義舉。

【林國強先生,香港中醫師公會監事長,香港中醫師公會新界支會理事長兼永遠會員,寶俐堂有限公司、林國醫館創辦人,鴻勝蔡李佛林國健身學院、蔡李佛功夫國際聯會永遠會長,元朗區婦女會醫事顧問,蔡李佛呂烈國術總會名譽會長,元朗洪水橋各界協會醫事顧問,佛山鴻勝館蔡李佛永遠名譽會長,天水圍楊式太極拳名譽會長兼醫事顧問,蔡李佛崔章國術同學聯誼會名譽會長,香港楊氏太極拳總會醫事顧問,廣州花都蔡李佛北勝館永遠名譽會長。】

心繫病患傳祖方

林國強先生每天早上從八點開始,就開始著手熬製祖傳的中藥,把三十多味中藥打成粉狀、放入煲裏,經過長久的烹熬,而後倒入燒酒繼續醃製45分鍾。期間他還要為前來就醫的客人診病治病,待藥劑完成後又放涼、儲備……當一切工作完成,已是晚上八點有餘,可謂忙得不可開交。

然而,他也樂在其中,因為這是傳承家人多年積蓄總結的中醫精髓,以此服務市民,是懸壺濟世帶來杏壇春暖,是沿襲古方盡己所能貢獻業界。林國強先生介紹,這種祖傳的藥劑對跌打骨痛、運動創傷、骨折等都有很好的療效,敷在傷口上,能活血化瘀。因此,附近街坊經常光顧,請醫問藥。

“我現在主要做骨傷跌打,運用祖傳的手法,因為我父親也是跌打醫師,所以我在八九歲的時候就開始一邊給他當助手、一邊學習中醫。”當時,自然環境比今日純潔,因此他也經常到山上採摘草藥,自己捉摸出不少草藥使用的方法。

父親的教導加上獨立的鑽研,林國強先生漸漸掌握不少中醫知識,尤其在跌打方麵,他更清晰了解病症的分門別類,知道怎樣的疼痛源於何種因素,且如何對症下藥。例如筋肌的疼痛有三種,一種是血淤性的、一種是運動創傷性、一種是風濕性;而其中風濕的痛症又分三種,有的是因為創傷、有的是因為身體係統出問題,多數表現為紅斑狼瘡、內風濕一類免疫係統受到影響的病症、還有一種是自身免疫力不夠,影響經絡肌肉,加上勞損,終誘發問題……

知道病根可治病,而治療病患是行醫的目的,好的知識配合好的技術,便是一位可以救死扶傷的醫師。林國強先生也是因為這樣要求自己,才贏得患者口碑載道,他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然後對其進行詳細了解,便開始運用手法和藥劑進行治療。

“可以處理的問題,我們一定會處理,不能解決的病,我們一定要患者去醫院,不能讓他們的病情拖延,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恢複身體健康。”成為醫師需要知識、技術、經驗,但成為一個好醫師則需要加上醫德。無疑,林國強先生做到了這一點,他為患者的健康出發,為對方治療之餘還不忘加上關切的囑咐,並對病情加以跟進,醫者父母心的強烈責任感可見一斑:“例如骨折的病人,要經過兩至三周的調理;粉碎性骨折病人,要經過一個月至一個半月的調理,還要定期複診,情況理想的話一個月就可恢複。”

複診期間,林國強先生同樣予以重視,他觀察病人在康複的過程中有沒有異常情況,若是順利,自然心情高興。因為考慮到個人年紀、身體狀態等因素,身體恢複的進展也不一樣。同時,患者的配合也很重要,要是諱疾忌醫,恐怕會讓治療效果前功盡棄。種種可能的改變,不僅考驗著林國強先生的醫術,也考驗著他的醫德:

“有很多令我難忘的病例,其中一部分是因為病人比較頑固,他們不願意去醫院,隻信中醫不信西醫。”或者,病人自己對病情的不了解,也是層出不窮的問題之一:“有的病能治好九成就是成功,但病人卻對成果不甚滿意,嫌手法不好,也令我們煩惱——我們做醫師是盡量幫助病人,不會拖延病情。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耽擱了恢複機會和康複時間,就出現不該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