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心腦血管係統疾病(5)(1 / 3)

(3)常飲牛奶:科學研究證實,牛奶中有一種特殊的成分,能夠起到保護腦血管的作用。動物實驗表明,牛奶可以有效地減少患有高血壓老鼠誘發中風的危險。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牛奶中的鈣有降壓作用,為此,專家建議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老年人,都要堅持每天飲用牛奶,從而有效地預防中風。

(4)常飲綠茶:醫學專家認為,導致中風的病理因素之一,是體內產生了有害的活性酶,能促進一種叫做過氧化脂質的有害物質,它能使血管壁彈性降低。而茶葉中的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E、鞣酸等可以有效地增強血管壁的彈性,所以常飲綠茶可以預防中風。

(5)服用魚肝油:魚肝油富含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具有對抗血小板凝結和降低總膽固醇和血液稠度的功能,對中風具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但是,任何一種藥物都因人而異,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魚肝油,以防止用藥過量,導致一些不良的後果。

5.體育鍛煉預防實踐證明,體育鍛煉有助於預防中風。

(1)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延緩衰老。

(2)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心髒功能,改善血管彈性,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提高腦的血流量。

(3)體育鍛煉能夠降低血壓,擴張血管,使血流加速,並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從而可以減少血栓形成。

(4)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脂質代謝,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從而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長期鍛煉能降低體重,防止肥胖。

因此,體育鍛煉是預防中風的一項重要措施。

(六)康複

部分康複是常見的,但完全複原比較少見。中風後,可能會有以下四種情況出現:

1.中風發生時受嚴重損壞的細胞死亡,永不複原。

2.由於腦部腫脹而部分受損的腦細胞在腫脹消退後複原,重新工作。這一程序通常在中風後最初幾個星期出現。

3.其他未受中風影響的腦細胞逐漸取代死去細胞的功能。不過,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有限的。

4.病人學習和適用新生活方式,克服中風後失去的功能。大部分康複情況會在中風發生後最初六個月內出現。之後就會停滯不前,並且逐漸消失。

因此,病人不應抱不切實際的希望。最重要的是,雖經中風,病人生活上仍要有滿足、獨立和自得感。

(七)治療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應以改善供血、預防複發、防止腦梗塞為原則。

(1)病因治療:對有明確病因者應盡可能針對病因治療,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預防性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改善微循環(靜滴川芎嗪或丹參注射液等)兩方麵。

(3)腦保護治療:可選用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西比林等。

2.缺血性卒中

(1)腦血栓形成

①一般處理:臥床、必要時吸氧。

②恢複腦部血供:主要包括溶栓(應在起病6小時內進行,國內一般用尿激酶靜滴,其間應密切觀察凝血情況)、抗凝(可用速避凝或阿司匹林等藥)、擴容(可用低右靜滴)、擴血管(可用尼莫通或丹參、川芎嗪等藥)。

③腦保護:可防再灌注損傷,盡早使用可延長半暗區時間,為恢複血供提供基礎。包括鈣離子拮抗劑(尼莫通口服),氧自由基清除劑(維生素C或E靜滴或口服),壓低溫(27℃~35℃,一般采用冰敷頭,不發熱也用)等措施。

④中藥製劑:包括醒腦開竅(安宮牛黃丸口服或相關製劑清開靈、醒腦靜靜滴)和活血化淤(可用丹參、血栓通、川芎嗪等藥)兩個方麵。

⑤防治腦水腫:必要時可用甘露醇快速靜滴。

⑥神經細胞營養劑:療效不確切且價格昂貴,可不用。可選用能量合劑、腦活素、胞二磷膽堿等藥。

⑦控製血壓(急性期在180/110以上,才考慮降壓)、控製血糖、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及防止感染等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