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腎炎:病人額麵浮腫,水腫最早出現於眼瞼疏鬆組織,眼裂呈細縫,額部可有指壓下凹現象,一般晨起時更為明顯。
(3)二尖瓣狹窄:顏麵浮腫,兩頰呈紫紅色,是因心功能不全及肺部淤血所致。
(4)破傷風:發作時牙關緊閉,麵部肌肉痙攣,呈苦笑狀。
(5)傷寒病:病人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呈無欲狀,稱之“傷寒病容”。多見於傷寒、腦炎、腦脊髓膜炎等高熱及衰弱病人。
(6)急性腹膜炎:表情痛苦,麵色灰白,兩眼無神,額部出冷汗,鼻尖聳立,稱之“病危麵容”,見於急性腹膜炎、大出血、休克、脫水等病人。
(7)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病人眼球突出,眼裂增寬,帶有驚愕、興奮表情。
(8)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病人鼻梁扁平,眼距增寬,舌厚而大,常露於口外,額低、多皺紋,此症又稱“呆小病”,也稱“克汀病”。
(9)震顫性麻痹:臉孔表情呆板,似麵具樣,故稱“麵具病容”。為麵部表情肌活動受抑之故。
(10)肢端肥大症:病人臉長,下頜增大且向前凸出,耳與鼻粗大,顴骨高聳,眉弓隆起,口唇及舌大而肥厚,有時女性患者在口唇周圍及其他部位的體毛也會隨之增生。本病係垂體前葉分泌過多生長激素所致。
(11)伸舌樣癡呆:鼻根部低平,眼呈杏仁狀,眼梢向外上方斜,眼斜視或有震顫、口半張、舌常伸出口外,鼻尖及耳廓異常柔軟。此症又稱“軟白癡”,舊稱“杜氏病”。
(12)成人黏液性水腫:臉色蒼白,眼瞼鬆弛,舌肥厚,頭發、睫毛、眉毛均脫落,表情遲鈍、冷淡。該病多因甲狀腺損傷,促甲狀腺激素缺乏或服用抗甲狀腺藥物過量所致。
(13)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症:病人表現為向心性肥胖、臉孔紅胖而圓,俗稱“滿月臉”;由於兩頰脂肪堆積,正麵看不到耳朵,側麵看不到鼻尖。
(14)三叉神經痛:病人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呈陣發性的電擊樣或撕裂樣疼痛,易反複發作。發作時病人多用手揉擦患處,致使眉毛及胡須脫落,稱之“三叉神經痛病容”。
由此可見,臉部的異常變化是疾病的信號及體征之一,隨時注意對臉孔的觀察,有助於疾病的診斷與防治,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通過眼睛的顏色判斷健康狀況
每個人眼睛的顏色都不一樣,不管色澤的種類有多少,但對每個人來說,在一生中眼睛的顏色是應該不會有所變化的。如果眼睛的色澤發生了改變,那一定是患了某種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下麵主要談談瞳孔的顏色及其異常變化的症狀。
瞳孔,也就是黑眼球,它是棕黑色、圓盤狀的,周圍有一圈具有放射性紋理的虹膜圍著。如果把整個眼球當作照相機,那麼虹膜就相當於照相機上的光圈了,它是外界光線進入眼裏的惟一路徑。瞳孔可以根據外界光線的強弱而有放大或縮小的改變,這就與人們照相利用光圈的大小變化來調節進入相機光線量的道理是一樣的。
健康人的瞳孔是烏黑發亮的,兒童的比成年人的更黑些,老年人的瞳孔相對比成年人略黃些,這均屬正常的生理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瞳孔會出現異常的變化,這往往是病變的重要“預警”信息,千萬不能粗心大意。
瞳孔顏色的改變有以下幾種:
(1)瞳孔變白:瞳孔後麵有個東西叫晶狀體,瞳孔變白往往就是晶狀體變混濁引起的,醫學上稱之為白內障。白內障可以是先天的,也有的是後天逐漸形成的,比如外傷、眼病、全身疾病都可以導致白內障。但是不論是哪種白內障,其主要表現都是在黑色的瞳孔上出現白點、白斑,甚至完全被白色覆蓋。成年人白內障患者可通過手術解決。但需要注意的是黑眼球上有白斑也不一定都是白內障,還要與瞳孔上其他幾種病相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