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造勢(1 / 2)

協商會議開了半個多月,各項章程基本達成一致,法律框架、政體結構、選舉機製都製定了一個模型。

還通過了一個《三步走計劃》,爭取在三到五年內,建立一個國家。

三步是那三步?

第一步是造勢!

通過報紙、雜誌、上流宴會、小道消息等等渠道,開展大範圍高強度的宣傳造勢,宣揚建立一個國家的好處與優點,吸引人們的關注,激起人們的興趣,吸納有誌之士,不斷加入“建元黨”。

第二步是部分建國。

在百城聯盟中,先拉攏部分最積極主動的城邦(不需要很多,隻需3,40個城邦即可),建立一個國家的雛形,試著運行部分國家功能,最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帶來顯著的利益後,再吸引更多的城邦加入。

第三步是全麵建國。

看到成效,以及麵前實打實的利益,雖然加入國家後會喪失一些東西,但比起得到的利益,失去的那些,實在不足掛齒,明智之人不會拒絕這個機會。

當然還有最後一步掃除頑固沒有寫在上麵,但眾人都心知肚明。

周鳴個人也預計,大概會有10%-20%的城邦,給再大的好處,也不願意加入國家體係,再怎麼做說服工作,也是無濟於事。

這些頑固分子,會得到他們應有的處理。

於是,接下來的五年,事情的發展,基本按照《三步走》的計劃,逐步實現著周鳴他們的設想。

第一步的造勢,足足持續了近一年。

由於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百姓識字率的提高,百城聯盟內的報刊業、小說雜誌出版業異常繁榮,而這些行業,大多掌控在鎮林城商會的手中,有宣傳利器在手,效果立竿見影。

最激動最積極的一批人,首先是商人,他們對百城聯盟即將整合為一個國家,持雙手雙腳讚成的態度。

甚至奔走相告,聯名遊說。

“國家這個東西對我們太好了!以後我們路過一座城市,就要交一次路稅的情況即將改變了,以後隻要交一次稅,便能行商四方,不必多次繳稅。”

“多重路稅取消隻是其次,還有全國統一的公路網、軌道網、空中運輸網,都會進行調整與改造,更加方便,更加迅速,收費也更加合理。”

“我還聽說,國家成立後,軍隊將展開聯合行動,剿滅國內全部山賊與盜匪,去國外行商,軍隊還會派人護送,保護我等商人的財貨安全。”

“什麼?竟還有這等好處,怎麼可能?”

“是真的,這些年百城商盟發展陷入停滯,一在於境內盜賊四起,肆意劫掠商人;二在於外麵環境惡劣,各方勢力都把我等當成了肥羊,狠宰一刀!如有個國家站在身後,情況定會好轉許多。”

“支持支持,我願拿出十萬靈幣支持!真有這麼個國家出現,我盧某的商行,可多做不少生意。”

“我亦拿出十萬靈幣,盼國家早些成立!”

商人們集體踴躍,各城城主或掌控家族,對這個所謂的“國家”,私下也熱烈討論,但觀點不一,態度複雜,甚至發生了嚴重的分歧與爭論。

……

某城。

幾個家族的家主,手裏拿著各式各樣的報紙,一邊研究,一邊討論。

“我覺得這個國家的構想,是十分不錯的,可把人力、財力、物力集中起來,辦成一些有利於所有人的大事,譬如這報紙上說的,可以在錦水城的鏡平湖修一個大水庫,不僅可調蓄防洪,還可在經常因水災而泛濫的中下遊,開墾出數千萬畝的靈晶米田,前景非常之好……但這麼大的工程,單座城池,不可能有能力建造。”

“還有大規模的軌道網,現在的軌道,大多是修在平原地區的廉價軌道,長度很少超過千裏,一到山高水多之地,便修建不起,或是偷工減料,改金軌為木軌,橋梁的質量也差,根本不能通行重載機車,隻能跑一些馬拉貨車、牛拉貨車,運力大大減弱……如果國家有財力打造一個高效統一的軌道網,經濟活力會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