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價值最高的資源(2 / 2)

等到那個岩層儲水層的水,差不多流光後,第三生活區內,多了一個麵積十畝左右的湖泊。

周鳴盯上了這些水,有什麼用呢?

首先就是賣錢,這些水都是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可直接飲用的淡水,如果把這些淡水都收集起來,用容器盛放,再以一升1至1.5個信用點的價格出售,僅以第三生活區3000多人口的飲用需求算(每人每天2升),就可以賺6000-9000個信用點。

這還不包括人們的日常洗漱用水、洗澡用水(這裏的人們,一年最多洗兩次澡)、清洗工具用水……這些方麵的用水量,不會少於飲用水量。

其次就是種地,用這些水,種出糧食和蔬菜。

在地下12Km深的地方,種糧種菜,這不是在開玩笑?

沒有開玩笑,水是生命之源,即便在環境再惡劣的地方,隻要有水,再貧瘠的土壤,也能長出植物。

當然,還要加上外部的能量供應,如用於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能。

這時候可能有人要笑了,礦產公司提供的電力,1度就要1個信用點,人們平時開燈都舍不得多開一分鍾,就會把燈關掉,你拿這些寶貴的電力,發出光能,讓植物吸收成長,這個成本,就沒有好好核算過麼?

周鳴當然核算過,所以他打算讓鐵強自己組裝發電機發電,自給自足。

靠什麼發電呢?

地下岩漿。

是的,地下岩漿的溫度高達三千多度,哪怕是把一個蒸汽鍋爐投放到岩漿河的附近,上千度的高溫炙烤下,蒸汽不斷膨脹做功,帶動發電裝置發電,產生的電能,再通過電線輸送到生活區,電能再通過燈泡轉化為光能,植物生長的能源,也有了。

而以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程度,像高特斯拉磁石、電線、銅絲、焊接設備、塑料水管、高強度鋼板等物資,礦產公司還是提供的。

還有為了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口味,一些穀類糧食、豆類果實,甚至是玉米粒,都有提供,但售價比壓縮營養餐貴得多。

所以,成功找到水後,接下來的幾年,鐵強拉來了哥哥和爸爸幫忙,裝了一根4000多米長的抗壓水管,控製了那些水資源後,先賣了一陣子的水,賺到了第一桶金:300萬信用點。

再拿著這些信用點,買來了一批設備與材料,鐵家組織了一批人員,在地下三十公裏深處,成功組裝了一台發電功率為20KW的發電裝置,通過電纜傳輸到生活區,而在周鳴的指導下,鐵強動手搭建的第一個由一個個玻璃箱組成的溫室大棚,頂部的燈泡,終於用上了免費的電能。

兩個月後,第一批豌豆成熟了,摘下來後,母親紅燕烹飪的豌豆羹,那新鮮的口感,不一樣的味道,瞬間征服了所有人的腸胃。

又等了一個來月,水稻成熟了,大麥成熟了,玉米也成熟了……鐵家的餐桌上,開始多了無數花樣。

可能有人要問,這又是水、又是電,又是糧食和蔬菜的,鐵家人搞出這麼多花樣,別人眼不眼饞、想不想要?

當然眼饞,當然想要!

特別是金家兄弟、狼家兄弟,第三礦區這兩家最大的地頭蛇,眼饞的要命,手也伸了幾次,但除了吃虧,並付出慘重代價外,幾乎一無所獲。

原來,為了守住這些利益,鐵強聽從周鳴建議,拿出賣水賺到的一半利益,雇傭了礦區30名身手和體魄最好的礦工,充當了全職保鏢,保衛鐵家的利益,再加上鐵家父子4人,以及十幾個親戚,近50人的精壯男丁,完全不懼任何勢力。

而且,溫室大棚蓋起來後,隨著大棚規模的擴大,糧食蔬菜產量的不斷提高,對人手的需求也在增加,鐵家還雇傭了一些礦工的妻子,以及一些極其貧苦的寡婦,在大棚內上班,工資待遇雖然不是很高,卻也極大減輕了家庭負擔,勞動強度也不大,一時間,能在鐵家溫室大棚裏上班,成了礦區家庭婦女,人人羨慕的事。

但是……

一切會這麼順順當當地發展下去麼?

第三礦區負責人劉偉,把這個情況報告給E7區經理方誌宏後,這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捶了一下辦公桌麵,麵無表情道:“要都像你們這樣搞,礦產公司,還怎麼去挖地下的礦?”